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华西证券-青岛银行-002948-接口银行赋能高成长,深蹲起跳业绩现拐点-210302

上传日期:2021-03-02 19:16:59 / 研报作者:刘志平李晴阳 / 分享者:1001239
研报附件
华西证券-青岛银行-002948-接口银行赋能高成长,深蹲起跳业绩现拐点-210302.pdf
大小:1733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华西证券-青岛银行-002948-接口银行赋能高成长,深蹲起跳业绩现拐点-210302

华西证券-青岛银行-002948-接口银行赋能高成长,深蹲起跳业绩现拐点-210302
文本预览:

《华西证券-青岛银行-002948-接口银行赋能高成长,深蹲起跳业绩现拐点-210302(32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西证券-青岛银行-002948-接口银行赋能高成长,深蹲起跳业绩现拐点-210302(32页).pdf(32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公司治理优、经营市场化的特色城商行青岛银行成立于1996年,由青岛市21家城市信用社合并组建而成,是目前山东省资产规模最大的城商行,近年来步入高成长阶段,规模增速居行业前列。

其高速发展得益于:1)注重股东协同发展,形成地方国资+优质民企+外资银行的多元化股权结构,其中海尔集团合计持股18.01%,为第一大股东。

2)核心管理团队通过市场化选聘,均出身金融系统,有建行、中行、招行等大型金融机构任职背景,且保持长期稳定。

3)2012年创新性提出“接口银行”战略,实现批量获客,成为触达对公和零售客群的触手。

未来战略看点:1)零售注重“科技+场景”建设,一方面借助社区支行和助农网点实现客群下沉覆盖,另一方面以财富管理和信用卡两大抓手撬动零售业务增量;2)对公注重搭建全新的客户分层体系,将“交易银行+投行”作为发展主线。

享区域经济发展红利,深耕本地辐射全省山东省是我国北方经济最发达的省份,GDP居全国第三。

青岛经济领航山东,GDP超过省会济南,是改革开放首批对外开放城市、副省级城市,也是五大计划单列市之一,享有省级经济管理权限。

未来“一带一路”、上合示范区和山东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国家财富管理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等多重战略叠加,具有广阔发展空间。

青岛银行以青岛为核心、辐射全省。

青岛地区分支机构总资产占比74.2%,贷款投放规模占比53.7%,青岛市内政企关系扎实;公司加大业务外拓步伐,省内其他地区贷款占比提升,重点布局威海等经济较为发达的区域,将持续受益于当地经济发展红利,且区域外拓更注重加大对当地大型项目的渗透。

基本面拐点确立,未来表内表外齐发力1)山东省信用环境一度承压、2019年迎来改善,青岛银行率先走出困境,通过近三年的持续核销和集中处置,目前存量以及潜在的不良资产已逐步出清。

公司逾期率、不良率、关注类贷款占比均已触顶回落,且不良认定极度审慎,2020H1不良偏离度仅68.8%,逾期/不良降至89.7%,居上市城商行首位。

2)资产配置分散灵活,早期信贷投放依赖对公业务,贷款的74%以上投向对公;随着零售战略推进,零售贷款占比持续提升并保持在30%左右。

负债端存款占比整体回升,2020年达66%,活期存款占比整体提升,居可比同业前列。

3)中收是公司ROE主要贡献部分。

未来盈利驱动因素将聚焦在大资管、投行和交易银行等表外业务对中收的贡献,表外业务的发力将打开ROA持续提升空间。

投资建议青岛银行作为一家小规模精品城商行,其高成长性受益于区域经济发展红利,更源于内生禀赋。

一方面多元股权结构和优秀的管理团队奠定了市场化发展基因,另一方面“接口银行”的创新战略引领下,各业务条线战略灵活调整,从而实现基础客群大幅扩增、产品体系不断丰富。

虽然结构性风险暴露曾制约公司利润释放,但目前资产质量已经呈现拐点,在核心盈利无忧下,伴随存量风险的出清,业绩基本面拐点将会显现。

预计未来利润的释放以及再融资的实施,资本的补充将进一步提升资产扩表的能力。

同时,青岛银行分红率领跑上市银行,2019年高达51%,能够提供长期稳定的股息回报。

基于一定假设,我们预计2020、2021、2022年公司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12.17亿元、132.26亿元、155.12亿元,同比增长16.6%、17.9%、17.3%;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3.97亿元、26.39亿元、30.07亿元,同比增长4.9%、10.1%、14.0%。

公司目前股价对应2020、2021、2022年PB分别为1.03、1.00、0.96倍,目前静态PB处于1倍左右。

考虑到未来表内外业务齐发力赋予公司较高的成长性,以及信用成本回落下的利润的加快释放,首次覆盖我们给予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区域经济修复缓慢,信贷投放和资产增速不及预期的风险;2)结构性风险暴露,公司信用成本继续大幅提升的风险;3)行业监管趋严超预期。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