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经济金融热点快评2021年第27期(总第463期):商务部发《通知》布置今年稳外资工作-210303

《中国银行-经济金融热点快评2021年第27期(总第463期):商务部发《通知》布置今年稳外资工作-210303(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银行-经济金融热点快评2021年第27期(总第463期):商务部发《通知》布置今年稳外资工作-210303(3页).pdf(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3月1日,商务部发布《围绕构建新发展格局做好稳外资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从五个方面提出二十二条具体举措,布置2021年稳外资工作。 主要关注点如下:第一,今年稳外资工作面临较多的不确定性。 一方面,构建新发展格局需要加快国内外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和价值链协调配合,通过进一步加大吸引外资,引进技术和人才,有利于促进中国经济增长、技术升级和迈向价值链上游,带动内外循环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另一方面,尽管2020年中国非金融领域实际使用外资增长4.5%,成为全球最大的外资流入国(图2),但2021年中国利用外资仍面临严峻形势,新冠疫情发展和全球经济复苏均存在不确定性,同时各国引资竞争越发激烈。 联合国贸发会议预测,2021年全球FDI将在2020年下降42%的基础上进一步下降5%-10%。 美国拜登政府无意取消对华关税,中美经贸摩擦将对中国吸引外资带来不确定性。 第二,引资引技与引智引才相结合,吸引更多外部优质要素资源促进国内经济高质量发展。 促进中国产业高质量发展是稳外资《通知》的主要出发点,一方面,政府将通过落实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和《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2020年版)》,引导资金更多投向高技术、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等重点领域,带动中国产业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 另一方面,在十九届五中全会将科技创新摆在更重要位置的背景下,《通知》加大支持外资投资科技创新领域,降低外资研发中心享受政策门槛,参照粤港澳大湾区相关省市的做法,为国际一流人才提供子女就学、个税优惠等政策,带动科技创新和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第三,提升开放平台水平,推动数字经济、互联网等领域持续开放引资。 一方面,自贸区、自贸港是构建双循环格局的重要联接点和支撑点,2021年中国将进一步把自贸区、自贸港打造为改革开放的新高地。 将进一步加快开放步伐,促进金融业、数字经济、互联网等服务业对外开放,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开放发展。 将深化自贸区投资便利化改革创新,将制定出台自贸区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为向全国推开奠定基础。 另一方面,将提升国家级经开区,发挥其产业集聚优势吸引国际投资,培育电子信息、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集群。 第四,发挥资本市场吸引战略投资的作用,放宽外资战略投资上市公司的资质要求等。 近年来,一些中国企业通过在海外上市获得外资战略投资,资本市场逐渐成为中国企业吸引外资战略投资的重要载体。 但是,也存在部分国内政策不适应上市企业利用外资需求的问题,此次商务部《通知》提出,“研究完善外国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战略投资管理制度,放宽外国投资者战略投资上市公司资质条件、持股比例、持股锁定期等要求”,这将有利于加大外资投资中国的力度。 第五,进一步完善外资服务保障体系,加大对外商投资保护力度。 《通知》突出了中国稳外资的“软环境”建设,一是将加强外资企业和重点外资项目服务保障,及时解决外资企业和项目遇到的困难问题,对重点龙头企业建立“一对一”服务保障机制。 二是对重点外资项目,通过加大用地、能耗、资金等方面支持力度,推动项目加快落地和建设。 三是持续加大外商投资保护力度,落实外资企业投诉工作机制,维护内资、外资企业公平竞争秩序。 现阶段,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中国在劳动力和土地成本方面优势减弱,通过加强产权保护和优化营商环境,则能有效提高对外资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