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财务专题研究:业绩承诺专题研究,当年的承诺你还记得吗-210303

《中信证券-财务专题研究:业绩承诺专题研究,当年的承诺你还记得吗-210303(22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财务专题研究:业绩承诺专题研究,当年的承诺你还记得吗-210303(22页).pdf(22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并购是上市公司快速扩大规模、提高公司地位,或实施多元化战略的有效途径,但同时也伴随着风险。 而业绩承诺可以缓解交易双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有助于提高并购交易的成功率。 目前上市公司在并购过程中,普遍要求被并购方作出业绩承诺。 本篇报告梳理了2007年至今A股公司并购交易的情况,以业绩承诺为切入点,探究影响并购成功的因素以及业绩承诺未达标面临的风险。 并购基本情况:2007年至今共有1286家上市公司作为并购方参与并购交易,完成的并购交易总共2239起。 从并购年份来看,2012-2015年上市公司并购交易数逐年增加。 2015年并购交易数达到顶峰,近年来并购交易数量回落。 从板块来看,深市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的公司并购活动较活跃。 从规模看,市值在50-100亿元的上市公司并购较为活跃。 从行业看,TMT行业并购较为活跃。 从地域来看,发达地区北京、广东等地并购交易活跃。 业绩承诺完成情况:我们选取了业绩承诺已到期的1747个交易事项作为样本,其中34%的交易事项业绩承诺未完成,40%的标的资产刚刚完成业绩承诺(完成率100%~110%),仅26%的标的资产超额完成业绩承诺(完成率大于110%)。 从业绩承诺完成率分布来看,完成率在100%附近呈现“断崖式分布”,说明刚好完成业绩承诺的标的资产可能存在盈余管理的行为。 从并购方情况来看:1、总资产越大的公司,标的资产业绩承诺完成率越高。 总资产在50亿以上的上市公司,标的资产平均业绩承诺完成率为102%。 而20亿以下的上市公司,标的资产平均业绩承诺完成率仅为93%。 2、上市公司的市值/市盈率越高,标的资产的业绩承诺完成率越低。 PE大于100x的上市公司,标的资产的业绩承诺完成率仅为96%。 3、分行业看,消费者服务业的并购业绩承诺完成率最高,平均达141%。 从并购标的情况来看:1、净资产越大,业绩承诺完成率越高,超额完成(完成率大于110%)的概率越大。 2、并购溢价越高,标的资产业绩承诺完成率越低。 PB超过8倍的标的资产平均业绩承诺完成率仅为95%,而PB小于3倍的平均业绩承诺完成率为100%。 3、分行业看,房地产行业业绩承诺完成率远超其他行业,平均达到174%。 从业绩承诺情况来看:1、业绩承诺期越长,标的资产业绩承诺完成率越低。 承诺期在第一、二、三年的平均业绩承诺完成率分别为108%/102%/88%,呈下降趋势。 2、就补偿方式而言,补偿方案越严格,业绩承诺完成率越高。 含有股份补偿条款、逐年补偿的业绩承诺完成率高。 从并购类型来看:同行业并购成功率高,平均业绩承诺完成率为99%,高于跨行业并购(95%)。 家电、石化、农业、机械等行业青睐跨行业并购。 市场反应:首次公告日前120日(T-120)至首次公告日(T),有并购事项的股票可获得近20%的超额收益。 T至T+240日,有并购事项的股票仍可获得超30%的超额收益。 业绩承诺完成组和未完成组的市场表现出现分化。 完成组的T至T+240日超额收益率达到40%,而未完成组的超额收益率仅为17%。 说明并购消息发布后,市场一定程度上可以预测并购结果。 就并购后的长期市场表现来看,在并购后第一年的业绩披露日后,完成组可获得正的超额收益,而未完成组超额收益则为负数。 说明在并购后的T+1期,完成组仍可享受到并购后带来的红利,市场对其业绩反应较为积极。 但随着时间推移,在第二年、第三年的业绩披露日后,两组股票累计超额收益持续为负,完成组和未完成组表现趋同。 说明长期来看,并购并不能带来股价的提振,市场对并购的反应较为消极。 相关风险:1、业绩大幅低于预期的公司需要考虑商誉减值风险,且承诺期过后仍有减值风险。 当标的资产未完成业绩承诺时,56%的上市公司计提了相应的商誉减值,且完成率越低,计提商誉减值可能性越大。 且承诺期结束后,仍有256家公司计提了商誉减值。 2、业绩补偿不能及时偿付的风险。 在未完成业绩承诺事件中,仅有54%的公司披露已及时收到业绩承诺补偿。 3、对于业绩承诺完成的公司,仍需警惕承诺期后业绩大幅变脸及商誉减值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