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建筑及水泥行业2021政府工作报告点评:政策不急转弯,上修基建增速预测至5.1%-210307

《中信证券-建筑及水泥行业2021政府工作报告点评:政策不急转弯,上修基建增速预测至5.1%-210307(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建筑及水泥行业2021政府工作报告点评:政策不急转弯,上修基建增速预测至5.1%-210307(4页).pdf(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2020年3月5日,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出台,提出了2021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政策取向,并部署了2021年政府工作任务。 2021年经济增长目标要求6%以上,积极财政政策提质增效,货币政策保持稳健取向。 考虑到政策不急转弯,专项债规模略超预期,我们上修2021年基建投资增速预测至5.1%(原预测4.6%)。 继续推荐水泥、装配式产业链、园林以及基建央企龙头。 2021年全年经济增速目标6%以上,宏观政策继续保持支持力度和连贯性,不急转弯,为“十四五”平稳开局。 政府经济报告提出全年经济增速目标为6%以上,与过去三年保持较好衔接和“十四五”期间提升发展质量效益,增强发展的动力和活力目标相一致,力图实现宏观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 具体而言,将继续落实“六稳”、“六保”工作,城镇新增就业目标1100万人以上,调查失业率保持在5.5%,建筑行业作为第二大就业行业(2019年建筑业城镇就业人数2711万人),基建的持续落地亦将在稳就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积极的财政政策提质增效、更可持续,专项债规模略超预期。 1)赤字规模稳健,赤字率小幅下降至3.2%,较2020/2019分别-0.4/+0.4pcts,考虑到2021年疫情相关开支占比料下降,财政政策的支持效果或更明显体现。 2)继续扩大有效投资,拟安排地方专项债3.65万亿元,较2020/2019分别-1000/+15000亿元,且将更加聚焦于交通基础设施等基建领域,并已通过禁止期限错配和资金沉淀、建立动态项目库等措施增强了专项债效率。 2021年中央对地方一般性转移支付增长7.8%,并将2.8万亿元中央财政资金纳入直达机制,规模明显高于2020年,多项举措共同保持基建资金端继续畅通。 3)地产方向将继续坚持“房住不炒”政策,扩大旧改力度,明确开工城镇老旧小区改造5.3万个(同比+36%),且财政部提出专项债可以流入棚改和旧改领域。 为解决大城市住房困难问题,工作报告要求集中建设、增加大城市住宅供给。 中期看,“十四五”目标要求2020年城镇化率提升至65%,较2020年提升约5pcts,旧改力度加大以及城镇化率提升料继续支持地产开发建安需求。 稳健的货币政策继续保持灵活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货币政策将维持与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 我们预计M2余额和社融增速将会全年维持在平稳并与经济增长节奏匹配的水平。 同时目标中要求“推动实际贷款利率进一步降低,继续引导金融系统向实体经济让利”,我们认为建筑作为负债扩张行业,资金端的整体稳健有助于项目有序推进,同时考虑基础设施REITs即将落地,未来社会资本参与基建的空间料持续增加。 政策不急转弯,考虑专项债基本保持强度,上修2021年基建投资增速预测至5.1%。 交通基建投资目标2.4万亿元(较去年2.7万亿元小幅下行)。 综合考虑专项债基本保持强度(预期为3.5万亿,报告为3.65万亿)、用于基建的国家预算内资金在税收压力缓解后有望恢复(同比+6.4%),我们上修2021年基建投资增速预测至5.1%(原预测为4.6%)。 建筑:基建料温和增长,寻找增长性最优赛道。 1)装配式建筑:行业进入高速增长期,关注产业链各环节优势企业。 我们预测装配式建筑未来六年CAGR达30%,建议关注设计、构件加工、总承包、装配式装修等各环节优势企业。 2)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的生态园林子板块:“十四五”提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加强大江大河和重要湖泊湿地生态保护治理等目标下,环保投资料继续高增;3)新旧基建合力,城轨投资料有所提速:“十四五”明确提出加快城市群和都市圈轨道交通网络化,核心城市群内部的互联互通大有可为;2021-2022料将进入新一轮规划批复高峰期,预计2020-2022年城轨新增里程/投资CAGR为17%/20%,且与国际大都市相比,我国核心城市的城轨密度仍具提升空间。 水泥:需求韧性持续,供给格局向好,成本压力缓解,全年盈利料将稳健。 需求方面,2021年基建料继续复苏,地产保持韧性,支撑水泥需求同比小幅增长。 供给方面,2021新增产能料整体可控,且产能置换和错峰生产政策延续,共同巩固供给秩序。 从盈利上看,供需均稳下价格料继续保持高位,煤炭供需紧张缓解下2021年行业盈利料略增。 短期看,长三角沿江熟料价格已实现两轮上涨,节后国内市场逐步启动;较低的库容水平及进口熟料压力阶段性减轻料将为开春提供价格修复支持,预计一季度末至二季度末将迎来小旺季行情。 风险因素:疫情反复;信贷投放力度、财政政策结构性发力不及预期等。 投资策略。 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出炉,宏观政策不急转弯,专项债规模略超预期。 我们小幅上修基建投资增速预测至5.1%。 建议把握以下主线:1)水泥:a)下游率先迎来复工、长期需求空间稳健的华南、华东区域,关注龙头优势凸显的海螺水泥、中国建材、华新水泥、塔牌集团、华润水泥控股;b)关注需求与基建相关性更高,价格仍有上升空间的部分北方(京津冀、西北)区域,关注冀东水泥、西部水泥、祁连山等。 2)建筑:a)推荐装配式产业链龙头,推荐PC构件龙头远大住工,关注钢结构部件龙头鸿路钢构,以及钢结构工程龙头精工钢构等;推荐在装配式装修领域有所布局的公装龙头金螳螂,关注亚厦股份;b)推荐在EPC项目上竞争力强、负债仍有扩张空间、现金流优质的园林民企,推荐东珠生态、绿茵生态,关注美尚生态等;c)推荐积极参与城轨建设,优质运营资产占比相对较高的低估值建筑央企,推荐中国建筑、中国中铁;d)推荐践行精细化管理和“优质客户”战略,在高盈利的同时通过高质量和稳定的交付能力积攒口碑,有望在批量精装修行业较快增长的精装修龙头中天精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