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证券-晨会纪要-210309

《山西证券-晨会纪要-210309(10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证券-晨会纪要-210309(10页).pdf(10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今日焦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依法开展“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2021年计划、2021年预算审查工作。 新华社北京3月7日电3月7日下午,第十三届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召开全体会议,在初步审查的基础上,根据各代表团和有关专门委员会的审查意见,对“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2021年计划报告和计划草案、2021年预算报告和预算草案作进一步审查。 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会议通过了财政经济委员会《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的审查结果报告》、《关于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审查结果报告》和《关于2020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1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审查结果报告》,并决定将这三份报告提交大会主席团。 【重要财经消息】发改委:今年将主要从五方面着手扩大有效投资。 3月8日,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宁吉丛诠新办发布会上表示,今年要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需进一步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加大补短板力度,拓展投资空间,增强投资增长后劲,合理扩大有效投资。 今年将主要从五方面着手扩大有效投资。 第一,发挥政府投资引导带动作用。 202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规模为6100亿元,比上年增长100亿元,用于集中力量办国家层面的大事、难事、急事,积极支持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三农”和水利、重大基础设施、国家重大战略、社会事业、生态文明建设等重点领域建设。 同时,今年将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65万亿元,规模总体稳定,精准用于交通、能源、农林水利、生态环保、社会事业、物流、市政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等领域有一定收益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推动有效投资。 第二,加大投资补短板、调结构的力度。 要加快补齐基础设施、市政工程、农业农村、公共安全、生态环保、公共卫生、物资储备、防灾减灾、民生保障等领域短板。 扩大制造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投资。 今年要进一步加强宏观指导、统筹好产业布局,聚焦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新能源等领域,扩大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 第三,加快推进“两新一重”建设。 在新型基础设施方面,今年将出台“十四五”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拓展5G应用,加快工业互联网、数据中心等建设。 在新型城镇化方面,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 在重大工程方面,及时推进川藏铁路、西宁至成都铁路、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等交通水利重大项目。 第四,促进民间投资更好发展。 今年要采取三个“进一步”的措施:一是进一步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继续放开民营企业市场准入,支持民营企业创新发展,鼓励民间资本参与“两新一重”及补短板项目建设。 二是进一步增强民间投资能力,引导银行加大对民营企业信贷支持,落实中小微企业降成本政策。 三是进一步创新民间投资方式,规范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稳妥开展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盘活基础设施存量资产。 第五,加强项目储备和资金要素保障。 一是坚持“项目走在投资前”,今年将与“十四五”规划相衔接,全面梳理重点建设任务,积极谋划储备一批强基础、增功能、利长远的重大项目,加快推进项目前期工作。 二是坚持“资金跟着项目走”,加快下达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组织各地方高质量做好专项债券项目准备。 三是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加强部门沟通协调,做好国家重大项目用地等保障。 养老金第三支柱建设料提速“新长钱”入市可期。 “十四五”时期,我国养老金第三支柱将迎来重要发展机遇。 围绕这一议题,多位代表委员建言献策,如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探索建立专属账户体系、扩大养老金和企业年金投资范围等。 业内人士表示,养老金第三支柱建设提速有望为资本市场带来“新长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