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粤开证券-【粤开策略解盘】展望十四五投资要点-210310

上传日期:2021-03-10 17:36:31 / 研报作者:殷越 / 分享者:1007877
研报附件
粤开证券-【粤开策略解盘】展望十四五投资要点-210310.pdf
大小:675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粤开证券-【粤开策略解盘】展望十四五投资要点-210310

粤开证券-【粤开策略解盘】展望十四五投资要点-210310
文本预览:

《粤开证券-【粤开策略解盘】展望十四五投资要点-210310(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粤开证券-【粤开策略解盘】展望十四五投资要点-210310(4页).pdf(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投资要点市场回顾:指数高开震荡,抱团白马反弹美国财政部出售580亿美元三年期国债,投标倍数2.69较此前有所提升,需求回暖带动近期维持在高位的长端美债收益率出现回落,刺激美股尤其是估值相对较高的科技股反弹。

受隔夜美股上涨刺激,A股周三高开,随后震荡,创业板走势相对较强,近期持续调整的抱团白马股有所反弹。

收盘上证指数跌0.05%,深证成指涨0.65%,创业板指涨1.64%。

两市成交7497亿元,较前一交易日缩量2370亿元。

北向资金全天净流入52.25亿,其中沪股通净流入39.89亿,深股通净流入12.36亿。

盘面上休闲服务、食品饮料、电气设备涨幅居前,钢铁、建筑装饰、通信表现偏弱。

概念方面,白酒、医疗、大消费等表现活跃,大数据、半导体、在线教育等回调。

全部A股中有1010家公司上涨,3077家公司下跌,挣钱效应较差。

热点跟踪:十四五纲要草案的投资要点1、十四五纲要草案中提及“推动能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利用,深入推进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低碳转型”。

建议关注“碳中和”的能源供给风电、水电、光伏、核电对于火电的替代机会、高能耗产业的能耗指标领先企业、受益绿色金融业务机会的金融行业、环保器材设备相关企业等等。

2、十四五纲要草案提及“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建议关注受益于双循环、扩大国内市场和服务可选消费恢复的板块,如线上电商、免税国潮、医美、航运等投资机会。

3、十四五纲要草案提及“迎接数字时代,激活数据要素潜能,推进网络强国建设”。

数字时代不断发展,在数字技术创新应用方面,高端芯片、智能算法、云计算系统、量子通信、神经芯片、信息科学与生命科学等交叉创新值得关注。

在数字产业方面,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网络安全、5G通信应用、第三方大数据服务、数据赋能全产业链转型、工业互联网、物联网、AI等新兴数字产业加快推进。

数字化应用方面,包括智能交通、智慧能源、智能制造、智慧农业、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文旅、智慧社区、智慧家居、智慧政务十大应用场景。

数字时代是发展大趋,相关产业业绩有望实现倍数增长,建议关注数字技术、数字产业、数字化应用、数字安全等相关产业投资机会。

4、十四五纲要草案提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建设“科技强国”。

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生命健康、脑科学、生物育种、空天科技、深地深海等前沿领域,高端新材料、重大技术装备、智能制造机器人、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北斗产业化应用,新能源汽车、高端医疗装备和创新药、农业机械装备等高端装备制造业,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硬科技”可持续关注。

5、十四五纲要草案提及“平安中国”和建设“国防军队现代化”。

当前军工发展空间广阔、叠加军民融合大方向下,军工技术的民用市场仍是一片蓝海,军工板块有望演绎成长逻辑。

热点跟踪: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当前潜在金融风险,一是信用风险,信用风险的爆发或存在滞后性,经济修复过程中部分企业债券贷款存在暴雷可能性。

2020年监管加大不良贷款压降力度,鉴于部分贷款期限较长,今年也将继续保持不良贷款压降力度,不良贷款的出清或有利于提升贷款资产质量,但鉴于部分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仍未扭亏,地产调控影响部分地产企业融资和现金流情况,国企的亏损面仍存,要持续关注信用风险状况。

二是杠杆风险。

2020年,实体经济部门(政府+居民+非金融企业)杠杆率较去年末上升了24.7个百分点。

宏观杠杆率的过快增长增加了金融风险和信用风险,货币政策焦点从稳增长转移至防风险。

大势研判:风险持续释放,指数继续下探空间有限近期指数受到情绪面的压制明显,走势较为震荡,市场的分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由于2月份PMI继续下滑0.7个百分点,有市场观点认为经济增长拐点或将显现。

我们认为2月PMI下滑主要是受到春节等因素影响,当前部分小企业盈利面待修复,未来经济持续改善的预期之下,消费和制造业有望逐步复苏,叠加全球贸易共振,盈利面有望扩散至中小企业,景气或将延续到年底。

二是对于国外通胀预期、美债利率快速攀升的担忧。

从A股市场看,国内CPI受猪周期压制,PPI受制造业修复情况影响,通胀或相对可控。

且A股基本面、政策面、资金面支撑保持韧性,或能抵消通胀预期变动影响。

在市场情绪彻底企稳之前,预计指数震荡仍将延续,但考虑到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估值消化之后,指数上方的风险得到释放,继续下探的空间相对有限。

向后看,A股仍具备多重上行动力,中长期趋势我们依旧维持相对乐观的判断:一是随着重要会议召开,相关热点题材将日益清晰,有望成为资金追捧的重点方向;二是养老保险扩容、居民财富配置变迁、资本市场深化改革等有望带来增量资金,为后续反弹提供动能;三是当前正值业绩窗口期,部分公司的业绩修复行情可期。

配置方向上,一方面可以重点关注两会及十四五受益板块,如碳中和主题下的清洁能源替代机会,以及受益于双循环布局下,扩内需相关的新基建、可选消费等板块;另一方面可以提前布局估值相对较低并且具备业绩支撑的超跌品种。

对于估值相对较高的板块,短期仍以观望防守为主。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展开>> 收起<<
相关研报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