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国海证券-2月金融数据点评:社融增速超预期的背后-210310

上传日期:2021-03-10 23:56:30 / 研报作者:靳毅张赢 / 分享者:1005593
研报附件
国海证券-2月金融数据点评:社融增速超预期的背后-210310.pdf
大小:510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国海证券-2月金融数据点评:社融增速超预期的背后-210310

国海证券-2月金融数据点评:社融增速超预期的背后-210310
文本预览:

《国海证券-2月金融数据点评:社融增速超预期的背后-210310(9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海证券-2月金融数据点评:社融增速超预期的背后-210310(9页).pdf(9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投资要点:事件央行公布2021年2月金融数据:(1)新增人民币贷款13,600亿元,市场预期9,200亿元,前值35,800亿元。

(2)社会融资规模17,100亿元,市场预期10,700亿元,前值51,742亿元。

(3)M2同比10.1%,市场预期9.6%,前值9.4%;M1同比7.4%,前值14.7%。

企业和居民中长期贷款强劲,推动信贷超预期2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1.36万亿元,同比多增4,529亿元,在居民中长期贷款和企业中长期贷款的带动下,明显超出市场预期。

具体来看,居民贷款增加1,421亿元,同比多增5,554亿元。

其中,居民短期贷款减少2,691亿元,同比少减1,813亿元;居民中长期贷款增加4,113亿元,同比多增3,742亿元。

不可否认,这与去年2月份疫情发生后,居民隔离在家,线下消费和购房需求均受冲击,同比基数较低有关。

但与此同时,也需要看到,在2月份包含春节因素的情况下,居民短期贷款和中长期贷款仍有较高的同比增长,这也侧面表明在“就地过年”下,居民消费和购房需求仍然非常旺盛。

企业贷款增加1.20万亿元,同比多增700亿元。

其中,企业中长期贷款增加1.10万亿元,同比多增6,843亿元,主要源于美国经济复苏带动国内出口持续强劲下,国内制造业企业融资需求增多。

企业短期信贷方面,由于在去年疫情发生后,各大银行针对中小企业提供信贷支持,进而使得基数较高的情况下,今年2月份企业短期贷款增加2,497亿元,同比少增4,052亿元。

而近期,受票据融资利率明显上行影响,企业票据融资减少1,855亿元,同比多减2,489亿元。

信贷和表外非标同比高增,但政府债融资下滑2月份,新增社融规模为1.71万亿元,同比多增8,392亿元。

除了社融口径下的信贷投放增加了1.34万亿元,同比多增6,211亿元外,表外非标融资减少396亿元,同比少减了4,461亿元。

具体来看,委托贷款减少100亿元,同比少减256亿元;信托贷款减少936亿元,同比多减396亿元,不过较1月份而言,多减的幅度进一步收窄;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增加640亿元,同比多增4,601亿元,主要还是去年疫情冲击下,不少企业通过票据进行短期融资,使得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明显减少,所以同期基数较低所致。

除此之外,在2月份春节假期的影响下,企业债券净融资1,306亿元,同比少增2,588亿元;政府债券净融资1,017亿元,同比少增807亿元;但受益于年前股票市场火热,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693亿元,同比多增了244亿元。

财政投放加快,居民存款因春节错位大幅波动2月份,人民币存款增加1.15万亿元,同比多增1,294亿元。

其中,居民存款增加3.26万亿元,同比多增3.38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减少2.42万亿元,同比多减2.70万亿元。

企业与居民存款的同比大幅波动,主要是春节因素下,年终奖发放时间错位所致。

而财政性存款减少8,479亿元,同比多减8,687亿元,这侧面表明前期淤积的财政资金最近有加快投放的趋势。

社融增速小幅抬升,但整体趋势向下2月末,M2同比增长10.1%,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7个和1.3个百分点;M1同比增长7.4%,增速比上月末低7.3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2.6个百分点。

社融存量规模同比增长13.3%,较上月末抬升了0.3个百分点。

其中,同样是因为2月份大量奖金的发放,使得企业存款向居民存款转移,进而造成M1增速的回落。

但即使在过春节的2月份,受益于信贷投放的强劲拉动,M2增速和社融增速均保持了高增长。

不过,考虑到后续基数的抬升,以及房地产调控政策的陆续出台,随着信用的边际收紧,社融增速仍将会受到拖累,保持趋势向下。

风险提示:货币政策发生重大改变。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