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正证券-半导体行业:协调分歧促进合作,中美共渡全球半导体产业供给危机-210311

《方正证券-半导体行业:协调分歧促进合作,中美共渡全球半导体产业供给危机-210311(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方正证券-半导体行业:协调分歧促进合作,中美共渡全球半导体产业供给危机-210311(3页).pdf(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事件:3月11日,据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网站消息,中、美两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经过多轮讨论磋商,今天宣布共同成立“中美半导体产业技术和贸易限制工作组”,将为中美两国半导体产业建立一个及时沟通的信息共享机制,交流有关出口管制、供应链安全、加密等技术和贸易限制等方面的政策。 点评:1、“工作组”成立的背景全球半导体产业供需缺口持续扩大,影响全球经济复苏在需求侧,由于5G、数据中心、新能源汽车等市场的发展带动上游相关半导体器件需求扩张。 在供给侧,一方面由于中美贸易争端的限制促使中国公司大量囤积芯片,从而削减了全球的芯片供应量;另一方面,疫情导致的全球产业链开工率不足,供需缺口愈发扩大。 芯片短缺已经导致如福特、奥迪、丰田、大众等13家车厂被迫减产,2021年全球范围内的汽车芯片短缺将造成多达450万辆汽车产量的损失,相当于全球汽车年产量的近5%。 如今芯片短缺已经蔓延至手机、IT、显示、安防等众多领域。 由于芯片供给短缺带来的多米诺骨牌效应持续传递,已经导致了严重全球供应链危机,下游工厂开工率降低,并可能威胁疫情后全球经济的复苏,特别是美国的经济复苏。 2、“工作组”成立的原因美国在全球芯片供应链危机下的“妥协”据路透报道2月2日,15名美国参议员周二敦促白宫与国会合作,解决妨碍汽车生产的全球芯片短缺问题。 来自主要汽车大州的参议员联名致函白宫,警告芯片短缺问题威胁到美国疫后经济复苏。 中美作为全球经济的两大核心,中国在疫情后快速恢复生产,但在半导体产业的供给侧遭遇美国诸多禁令的掣肘,美国在需求侧不断推出量化宽松政策刺激经济复苏。 全球产业一盘棋,为了避免半导体产业供应危机的进一步扩大,避免全球经济复苏放缓,特别是美国经济复苏进程。 美国不得不在一些非核心问题上进入商谈达成共识,放松对中国半导体产业的打压,刺激全球半导体供应链供给侧的快速恢复。 3、“工作组”成立的本质在成熟制程领域促进合作缓解危机,在先进制程领域持续打压中国foundry厂商的技术工艺能力距全球最先进和最具竞争力的公司仍有差距。 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等其它本土foundry厂商仍然严重依赖美国的技术和零部件。 为缓解短期危机,中美达成共识,成立“工作组”,其主要目的是仅在成熟制程上与中国半导体企业协调分歧,促进合作,放宽在半导体制造设备和技术领域对中国芯片出口的限制,并激发中国的芯片供给。 虽中国芯片制造使用的并非先进制程技术,对于汽车电子系统来说已经足够,可快速缓解此次的全球半导体供应链危机,变向为美国本土经济复苏保驾护航。 但在涉及先进制程(7nm及以上工艺)及华为海思等核心利益问题上将仍不松口,美国可能将持续限制中国企业采购和使用美国制造高端芯片的设备、技术、材料等,并持续打压华为和其它中国厂商在全球市场扩张的能力,并为美国、欧洲和其它亚洲厂商的扩张创造机会。 4、“工作组”成立所带来的发展窗口期和警示本土foundry厂商将迎快速发展窗口期,但先进制程竞争加剧中国一直希望拥有生产全球最先进制程芯片的本土能力。 但特朗普政府实施的制裁措施,使得中芯国际更难从美国获得先进的芯片制造设备,因此这一规划遭到了沉重打击。 对于这次“中美半导体产业技术和贸易限制工作组”的成立,后续可能出现本土foundry厂商快速发展窗口期,可快速扩大成熟制程产能,提升成熟制程产品的自给率。 “芯片”已经成为数字时代的石油,芯片的短缺不仅仅是影响经济和民生的问题,而且关乎到美国的国家安全和地缘政治安全问题。 鉴于此次全球半导体产业供应链危机,为美国提供了一个警示,美国也将面临如何在本土扩大芯片产能的问题,以确保在这一领域的主导地位,从而保障美国及其盟国制造商电子产品、汽车和其它产品的的正常生产。 2020年我国集成电路出口金额为1166亿美元,进口金额为3500亿美元,供需缺口高达2334亿美元,并存在严重的进口依赖。 在“十四五”强调科技攻关的政策引导下,我国发展国产化产线和先进制程的主旋律不变,并且仍然任重道远。 投资建议:中美半导体领域的合作所带来的发展机遇,有利于本土晶圆代工厂商的快速成长和自给率提升,重点关注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 风险提示:1)疫情持续蔓延、对工厂开工率造成持续影响;2)美国制裁升级,中美半导体合作中断;3)全球宏观经济持续低迷,导致需求端加速下滑产生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