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诚信国际-12进出口数据点评:基数效应叠加需求回暖,进出口实现“开门红”-210311

《中诚信国际-12进出口数据点评:基数效应叠加需求回暖,进出口实现“开门红”-210311(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诚信国际-12进出口数据点评:基数效应叠加需求回暖,进出口实现“开门红”-210311(4页).pdf(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基数效应下进出口显著上升。 从1-2份进出口数据来看,进出口总额为8344.9亿美元,同比增长41.2%。 其中,出口总额为4688.7亿美元,同比增长60.6%;进口总额为3656.2亿元,同比增长22.2%。 当月实现贸易顺差1032.6亿美元。 由于2020年1-2月基数较低,2021年初外贸数据的同比大幅增长在预期之内。 从环比数据来看,1-2月份出口较2020年12月份环比增长66.3%,而这一数据在2019年和2018年均不到60%,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出口仍保持较好的增长势头。 除了低基数之外,出口延续高增长还受到全球需求的回暖以及“就地过年”政策的支撑:进入2021年,主要发达国家新冠新增确诊大幅降低,疫情得到控制有助于带动需求改善;2021年春节出于疫情防控的考虑,各地提倡“就地过年”;使得很多在外务工人员在法定节假日结束后能够迅速的投入到工作生产中,所以今年的生产的恢复相对较快,有力的保障了供应。 外部需求回暖,对主要国家出口均大幅增长。 从出口产品来看,疫情防控产品如纺织类防疫产品和医疗器械仍旧保持高位,含口罩在内的纺织品同比增长60.8%、医疗器械同比增长75.3%;劳动密集型产品保持高位,如玩具、家具和服装等出口同比增长96.8%、81.7%和50%;此外,机电及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保持高位,同比增速分别为64.7%和58.1%%。 分区域来看,对主要贸易经济体出口均大幅回升基数效应下,但对美出口增速持续同比大幅增长87.3%;对欧盟出口同比增长62.6%;对日本出口同比增长47.7%;经香港转口贸易同比增长56.9%;对东盟出口同比增长53%。 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进口高增,对美进口继续加快。 进入2021年,全球需求的恢复以及大规模的量化宽松政策带动主要原材料价格上涨,原油现货价格再度站上60美元/桶的高位。 除了基数效应以外,大宗商品价格的上升带动我国进口额大幅高增的原因。 铁矿石是大宗商品中涨幅最大的商品,虽然1-2月铁矿石进口量仅增长2.8%,但进口额大幅增长60.9%;原油进口量保持增长,同比增长4.1%,进口额同比下降19.6%,未来随着基数走低,原油进口额或将大幅上升;2020年初中美达成第一阶段协议,我国对美进口大豆大幅增加,高基数效应下大豆进口数量小幅下降0.8%,不过进口额提高14.8%。 分国家来看,对美国、日本、欧盟、韩国和东盟进口同比分别大幅增长66.4%、26.8%、32.5%、22.3%和29.9%。 基数效应以及需求回暖背景下,全年出口或呈前高后稳趋势,进口稳中有升。 2020年由于疫情在国内以及海外的发展趋势的不同,中国出口赢得错峰增长机会,进口呈现前低后高走势。 2021年,全球范围内疫苗生产大幅上升,主要国家接种率持续提高,对疫情的控制能力不断强化,为此全球需求将走向恢复的轨道。 近期以来,欧美日PMI均为两年以来的新高,短期内全球需求的恢复将给我国的出口提供一定的支撑。 但与此同时,海外产能也在同步恢复中,将逐步弱化我国的错峰增长效应。 综合来看,短期内我国出口在基数效应下将保持高速增长,但随着基数效应和替代效应的弱化,下半年进口增速将有所放缓,全年或将有望保持前高后稳趋势。 从进口来看,今年是中美贸易谈判第一阶段协议的第二年,也是最后一年。 2020年我国对美进出口出现大幅下降,但在最大程度上不给美国落口实的情况下,2021年我国仍将加大对美国产品的进口;同时海外疫情逐步得到控制,产能不断恢复,对我国进口的稳定提供了一定的保障,预计进口全年将呈稳中有升的趋势。 从中长期来看,3月8日商务部部长在答记者问时透露我国政府已正式核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RCEP的签署意味着中国迎来更加确定的外部贸易与投资环境,特别是RCEP中包含着首次同我国签订区域合作协议的日本,这将在中长期内对我国的外贸提供稳定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