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中信证券-A股市场流动性热点跟踪:基金申赎和新发逐渐归于平静-210314

上传日期:2021-03-14 15:02:55 / 研报作者:裘翔李世豪 / 分享者:1005686
研报附件
中信证券-A股市场流动性热点跟踪:基金申赎和新发逐渐归于平静-210314.pdf
大小:543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中信证券-A股市场流动性热点跟踪:基金申赎和新发逐渐归于平静-210314

中信证券-A股市场流动性热点跟踪:基金申赎和新发逐渐归于平静-210314
文本预览:

《中信证券-A股市场流动性热点跟踪:基金申赎和新发逐渐归于平静-210314(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A股市场流动性热点跟踪:基金申赎和新发逐渐归于平静-210314(5页).pdf(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历史数据和调研情况表明,市场下跌并不会直接引发主动权益类公募产品的大规模净赎回,尽管绝对赎回量会随着市场反弹而逐渐增加,但仅略超过同步恢复的申购量(最近部分机构重新取消大额申购限制等),因此机构整体面临的净赎回压力并不大。

参考2008-2009年熊市后,公募基金的净赎回率也仅仅是降至市场平静期时每季度净赎回率的平均值,并未出现市场担心的大规模净赎回情形。

以绝对收益为考核目标的“固收+”产品过去两周净值下滑严重,因此存在较大的调仓动力,我们了解到部分产品已经明显降低了股票仓位以控制净值波动风险。

被动ETF产品随着市场反弹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赎回,赎回量主要来自于宽基ETF,医药类和TMT类行业ETF在本周仍保持着资金净流入。

公募基金新发市场依然偏冷,本周新发基金平均成立规模为年初至今最低水平,渠道调研显示,3月以来已有多只在发产品延长了募集期。

总体而言,我们预计3月公募基金的资金流将从1月的狂热和2月的调整中逐渐归于平静状态。

市场下跌并不会直接引发公募主动权益类产品出现大规模净赎回,市场反弹时绝对赎回量会略超申购量,但机构面临的净赎回压力并不大。

参考历史上A股市场剧烈调整的阶段,2007Q4-2008Q4期间公募主动权益类的存量产品净申购率分别为+12.7%/+2.8%/-1.4%/-2.2%/-2.5%,虽然随着市场巨幅调整而快速下滑,但也仅仅是降至存量产品在市场平静期时每季度净赎回率的平均水平(2016-2020年存量产品每季度平均净赎回率也就是2.57%),因此实际上在市场下跌阶段,并不会发生大规模净赎回的情况。

这与我们近期和渠道调研了解到的情况一致,过去两周整体净赎回率非常平稳,本周市场企稳时净赎回率因绝对赎回量的增加而略微上行,但仍远低于历史极值。

从投资者行为角度分析,我们认为一般在市场快速下跌阶段,基金投资者并不会立即赎回产品,而是等得到市场企稳反弹后绝对赎回量才会逐渐放大,由于同时伴随着申购量的增加,因此整体的净赎回率往往并不高,所以我们不认为公募机构会面临大规模净赎回的困境,只是3月整体申赎将不复20Q3-Q4时的净申购盛况。

“固收+”类产品因净值下滑而存在调仓动力。

渠道调研显示,“固收+”以及企业年金等产品随着产品净值的下滑而明显降低了权益类仓位。

年初至今,全市场“固收+”产品(以偏债混合+混合债一级+混合债二级型基金为样本)的平均净值累计回报率在1月25日达到+2.1%的峰值,但春节后随着市场调整平均累计收益率已经在3月5日跌至0附近,并于本周进入负收益区间,最低达到3月9日的-1.1%。

以“固收+”为代表的绝对收益考核产品对于净值下滑的容忍度要低于主动公募基金,因此这些产品已经减仓权益类资产。

被动ETF净赎回规模随着市场的反弹而部分放大。

本周被动ETF产品为微弱净流出转台,周一至周五的净申购规模分别为+29/+85/+19/-65/-86亿元,可见后三个交易日随着市场的企稳反弹,净申购规模萎缩并转为净赎回状态。

具体类别来看,医药和TMT行业ETF本周保持净申购状态,分别获得6.3亿和18.4亿元净流入,金融/消费/周期类ETF则分别净流出19亿/6.6亿/5.7亿元。

公募基金新发保持相对低迷的状态。

本周主动权益类公募产品的新成立规模为332亿元,环比上周降低48.7%,春节后三周平均发行规模较春节之前的一周减少35.8%。

本周新成立基金的平均规模仅为22亿元,为年初至今的最低一周,体现出基金新发市场继续保持低迷状态。

渠道调研显示,近期多只仍处于发行阶段的新基金已选择延长募集期,其中不乏资深基金经理的产品。

公募基金调研情况,我们采访结论可以归纳为以下3点:1)主动权益类公募产品大多没有出现因赎回而被动卖出的情况,但是“固收+”产品已明显降低了股票仓位;2)市场企稳后,之前暂停申购或者限制大额申购的部分产品在本周陆续重新放松了申购条件,渠道调研表明这是部分机构对后市偏乐观的信号,市场调整后出现了更多投资机会,因此基金经理会选择开放申购以补充“弹药”3)公募产品新发遇冷依然普遍,部分在发产品计划延长募集期,以防止有效认购数不足而导致发行失败。

风险因素:1)A股市场表现持续不佳;2)公募产品赎回超市场预期;3)海外主要国家国债收益率上行压制海外投资者风险偏好。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