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期货-有色金属专题报告(铝):“碳达峰”对电解铝供应的影响探讨-210314

《中信期货-有色金属专题报告(铝):“碳达峰”对电解铝供应的影响探讨-210314(10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期货-有色金属专题报告(铝):“碳达峰”对电解铝供应的影响探讨-210314(10页).pdf(10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比2030年“碳达峰”先影响到电解铝产出的是内蒙古密集的落实“双控”政策组合拳:调整行业电力政策,推动该区域630万吨电解铝产能成本上升280元/吨;压减电解铝在产产能以实现一季度能耗任务,减产规模约15万吨;限制新增产能审批,白音华建成的38万吨产能今年投产无望,华云远期82万吨产能计划面临终止。 “碳达峰”对电解铝供应远期影响在于,高耗能产业达峰时间前置对电解铝产能转移的牵制。 2021年年底,预计国内电解铝在产产能达4078万吨,建成产能达4430万吨,产能利用率92%。 建成产能距离4500万吨“天花板”越来越近,但并不意味着在产产能已经达峰。 由于指标越来越珍稀,整合指标资源,激活闲置产能和将受困于环境容量的指标转移到适宜的地方成为电解铝产业未来2年的主要看点。 若高耗能产业达峰时间设定在2024年,则电解铝产业有充分时间做产能的再转移;若达峰时间进一步提前,则电解铝产能利用率的进一步提升将无法实现。 如何解决铝与消费增长不匹配的问题。 电解铝产能天花板4500万吨,据机构测算我国2035年对电解铝需求才达到峰值,那么如何解决供需达峰时间不匹配的问题?重视能耗仅为原铝生产5%的再生铝的应用,电解铝则“走出去”进行产能转移以满足消费需求。 风险因素:“双控”再度加码;高能耗产业达峰时间前置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