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创证券-保险行业定期报告(2021年2月):上市险企2月保费数据点评,人身险缓慢修复,低基数下非车险高增-210316

《华创证券-保险行业定期报告(2021年2月):上市险企2月保费数据点评,人身险缓慢修复,低基数下非车险高增-210316(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创证券-保险行业定期报告(2021年2月):上市险企2月保费数据点评,人身险缓慢修复,低基数下非车险高增-210316(6页).pdf(6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人身险业务:基数效应叠加重疾切换需求释放消耗,新单业绩缓慢修复。 2月上市险企保费收入增长主要受两方面影响,一是基数原因,去年同期在疫情下代理人渠道受阻,但一些公司银保渠道趸交产仍有较好表现基数较高,而一些公司去年同期新单受影响较大,基数较低影响今年续期。 二是2月份为春节旧重疾产品销售后的过渡空窗期,前期需求释放消耗后,业绩提升较慢。 1)国寿(单月保费351亿元,增速+1.7%)和新华(单月保费95亿元,增速+6.8%)2月增速较去年同期均有所回落,主要原因为受高基数影响,新华去年同期银保趸交有较高基数,今年预计银保渠道规模缩减。 2)太保寿2月单月保费收入157亿元,同比+6.1%,在低基数下2月保费并未高增,较为不及预期。 主要原因预计为去年同期年金和终身寿产品还占据主导地位,而2月市场处于重疾需求集中释放后的空窗期。 3)平安人身险业务2月收入336亿元,同比-0.9%,仍处于负增长阶段,预计主要是由于续期和继续率下降拖累。 其中,个险新单单月84亿元,同比+23.7%,在低基数下实现了较高增长,对比同业2月受春节因素和新旧重疾过渡空窗期造成的低增,平安表现亮眼。 财产险业务:超低基数和经济修复背景下,车险单月增速转正,非车高增。 受益于去年低基数,上市险企2月财产险业绩明显超预期。 单月保费增速分别为:太保+24.3%(前值+5.6%)>人保+22.7%,(前值+1.2%)>平安-1.5%(前值-13.2%)。 分险种来看,人保和平安车险业务单月保费自去年10月份以来首次录得正增长,增速分别为5.7%和0.7%,预计主要原因为去年疫情下的极低基数。 非车险方面,平安单月增速为-9.9%,预计主要受信用保证保险缩减影响;意外健康险高增达44.6%。 人保非车险中,除信用保证保险录得-84.3%的增速外,其他险种在低基数和经济修复下均实现了高增速。 其中:意健险同比+44.6%,农险同比+48.9%,责任险同比+47.9%,货运险同比+41.2%,企财险同比+22.8%。 2月处于重疾产品新旧切换过渡期,后续随着需求修复增速扩大可期。 2月份为春节期间,旧重疾产品切换后处于过渡空窗期。 前期旧产品较大程度的消耗了需求而新定义产品尚未完全衔接,业绩提升较为缓慢。 而随着后续市场推出保障更全面,性价比更高的新产品,辅以有壁垒的健康医疗资源和健康管理服务,供给端改变将刺激客户需求增长。 同时,长期保障型需求随经济修复,以及后续代理人活动率逐渐提升,未来单月保费增速扩大可期。 投资建议:2020年是业绩和估值双低的一年,今年宏观利率环境和行业基本面的改善将促使保险股估值修复,目前各家公司PEV(2021E)估值分别为:1x(平安),0.65x(国寿)、0.7x(太保)、0.54x(新华),仍处低位,我们认为至少还有20%的修复空间,后续随着保险需求恢复被验证,向上弹性更大。 继续推荐:1)中国平安:目前的估值水位更加具有吸引力、此前市场预期有所降温后续有望超预期、随市场变化调整策略的决断力和执行力强、积极拥抱互联网和年轻人市场;2)中国太保:估值还未修复到位,历来风格保守稳健,有加速创新改革预期;3)新华保险:高弹性低估值,业绩有望超预期。 风险提示:开门红业绩不及预期、经济修复低于预期、权益市场动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