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信国际-开拓药业-9939.HK-首次覆盖:立足AR平台加速拓展研发管线,核心产品商业化在即-210316

《安信国际-开拓药业-9939.HK-首次覆盖:立足AR平台加速拓展研发管线,核心产品商业化在即-210316(27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信国际-开拓药业-9939.HK-首次覆盖:立足AR平台加速拓展研发管线,核心产品商业化在即-210316(27页).pdf(27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开拓药业2009年成立于苏州,专注于自主研发治疗雄激素受体(AR)相关癌症及其他疾病的创新药。 共有6款产品处于临床研究阶段,包括AR拮抗剂、ALK-1单抗、mTOR激酶靶向抑制剂、Hedgehog抑制剂和AR-Degrader。 另有多款产品处于临床前研究或IND申报阶段,包括PD-L1/TGF-β双靶点抗体、AR-Degrader和c-Myc抑制剂等。 核心产品普克鲁胺用于mCRPC适应症有望明年获批上市。 我们看好公司具有差异化且风险平衡的研发管线,未来具备广阔成长空间。 基于现金流折现模型,对公司进度最快的三个核心产品普克鲁胺,福瑞他恩和ALK-1进行估值,预计开拓药业合理市值为107.45亿港元,即每股29.1港元,较现价有40%上升空间。 报告摘要核心产品普克鲁胺商业化在即,前景可期。 公司的主要在研药物普克鲁胺(GT0918,一种小分子AR拮抗剂),正在中国进行单药二线治疗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的III期临床试验,预期今年提交新药申请。 普克鲁胺另一项在国内联用阿比特龙一线治疗mCRPC的III期临床预期今年完成患者入组。 普克鲁胺同时在美国进行二线治疗mCRPC的II期临床试验,预计今年6月底完成。 对标已上市产品辉瑞公司的恩杂鲁胺,普克鲁胺表现出更好的安全性以及良好的有效性。 非头对头试验中,普克鲁胺未诱发受试者出现癫痫,且200mg剂量组给药时长达到15和18个月的比例分别超过31.4%及20%,优于日本的恩杂鲁胺试验(未化疗病人为20%)。 我们认为普克鲁胺用于mCRPC的适应症国内外合计有望达到50亿元人民币的峰值销售额。 产品线储备丰富,化学药和生物药形成梯队。 公司的产品线围绕AR相关适应症肿瘤、雄激素脱发等布局清晰,创新程度高,发展动力充足。 用于晚期肝细胞癌治疗的ALK-1(GT90001)单抗产品II期全球多中心临床试验申请已获FDA批准。 福瑞他恩(KX-826)针对雄激素性脱发的II期临床试验,2020年12月已完成受试者入组。 预期未来三年,公司不断有新产品获批上市,发展动力充足。 自主研发实力积淀深厚,新冠疫情后公司快速响应,拓展普克鲁胺新冠适应症。 21年3月,用于重症患者研究已达试验终点,轻中症男性患者研究已获FDA批准进入III期。 参考吉利德新冠药物Veklury(瑞德西韦,Remdesivir)20年销售额28亿美元,Veklury治疗周期为5~10天,一个疗程售价为2340美元(约人民币1.6万元)至3120美元(约人民币2.1万元),销量约为100万人次剂量。 开拓药业普克鲁胺原有设计产能约为400万片每年,用于癌症患者用药,目前已进行车间改造,将升级为5000万片每年,可供应约100万人的新冠患者。 我们认为相比于吉利德Veklury和礼来中和抗体需注射给药,普克鲁胺的口服给药剂型,更易于提升市场渗透率,新冠适应症有望为公司业绩贡献增量弹性。 首予“买入”评级,目标价29.1港元。 公司立足于AR开发平台,通过授权与被授权、合作开发等方式不断拓展适应症领域。 我们看好公司具有差异化且风险平衡的研发管线,未来具备广阔成长空间。 基于现金流折现模型,对公司进度最快的三个核心产品普克鲁胺,福瑞他恩和ALK-1进行估值,预计开拓药业合理市值为107.45亿港元,即每股29.1港元。 主要风险因素:研发进度不及预期、药品销售不及预期、医保控费超出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