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证券-碳中和观念根本性发生转变-210317

《浙商证券-碳中和观念根本性发生转变-210317(18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商证券-碳中和观念根本性发生转变-210317(18页).pdf(18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核心观点可持续发展目标下我国积极推进高质量发展,兼顾增长和环保,过去实践经验表明环保治理的负向影响有限,测出经济可承受,主动淡化并降低未来增长目标也是更加强调高质量发展的“高质量”。 当前我国对碳中和理念额理解发生了本质性变化,未来光伏、新能源等从补贴期逐步进入盈利期的行业,有望进一步快速发展,加速优化我国供给体系。 高质量发展带动可持续增长我国过去粗犷型增长模式难以为继,当前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积极推动高质量增长。 从我国对可持续理念的认识和实践的历史来看,曾面临较为突出的促增长和保环境的矛盾。 但随着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结构的转型使得过去促增长与保环境间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化解,使得我国对污染治理、碳中和、碳达峰的掣肘减少,进而加快我国对碳中和碳达峰发生根本性转变。 在向高质量转型的发展过程中,高质量发展的生产特征使得污染排放减弱,使得环保实现所面临的矛盾得以化解,进一步促进可持续增长。 环保负面影响有限,实践测出经济可承受我国的环保治理实践经验表明我国经济可承受环保治理带来的扰动。 从我国三次力度较大的环保治理历史经验来看,2013年大气污染整治、2017年环保限产、2018-2020年三大攻坚战环保治理对经济的负面扰动均较为有限,“经济可承受”成为我国环保推进的重要基础。 顶层设计淡化经济增长,主动降低GDP增长目标政策顶层设计中逐步淡化经济增长目标,碳中和是长期主线。 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型的过程中,十四五期间更为注重就业目标而非经济增长,对经济增速的追求将逐渐弱化。 我国2035年远景目标中,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我们根据这一指标初步测算,我国未来15年的实际经济增长目标在4.5%-4.7%,显著低于十二五、十三五时期的经济增长目标。 深入理解“碳中和”理念发生本质性变化当前我国对“碳中和”理念的理解发生了本质上的变化,指引长期投资主线,这是我国主动求变的战略性选择,主因在于:首先,我国经济增长模式切换,高质量增长和五大发展理念要求对环保治理高度重视;作为全球最大碳排放经济体,我国积极融入全球治理体系并积极及那蛇人类命运共同体,我国需要肩负更多的大国责任;全球经济政治格局变化,外部环境的复杂性对我国发展限制压力加大。 其次,能源消费及供给结构变化推动碳中和理念发生本质性变化。 能源消费结构一般受制于一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和自然禀赋条件,投资依赖度高的增长模式和煤炭资源多的禀赋优势导致我国21世纪初期碳排放量快速增加。 近年来,能源消费结构中,新能源车等低碳消费需求不断增加,能源供给端的可再生能源占比渐进提升,随着新能源行业领域的技术不断进步和成熟,为大规模推广奠定基础,让“碳中和”理念本质改变可以成为现实。 光伏、新能源车进入盈利期,未来增长有望加速随着终端需求的增长和技术进步带动成本下行,光伏、新能源车等行业从产业补贴阶段逐步进入盈利阶段,在“30达峰60中和”目标框架下估算,未来光伏及新能源车的市场空间较大,进入盈利期有助于带动上述行业未来加速发展。 我们认为,也正是行业端开始进入盈利阶段,给予高层信心,加速推进相关行业发展,优化供给结构,替代现有的高污染、高能耗的产业供给。 风险提示:政策落地不及预期,全球爆发经济、金融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