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泰证券-中兴通讯-000063-一季度高增长,核心价值持续显现-210317

《中泰证券-中兴通讯-000063-一季度高增长,核心价值持续显现-210317(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泰证券-中兴通讯-000063-一季度高增长,核心价值持续显现-210317(4页).pdf(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投资要点中兴通讯发布2020年报,全年实现营收1014.51亿元,同比增11.81%,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42.6亿元。 同时发布2021年一季度预报,预计期间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8~24亿元,同比增130.77%~207.7%。 成功应对疫情与外部挑战,全年核心净利润大幅增长。 2020年业绩同比减少17.3%,主要由于2019Q3资产处置产生一次性税前收益26.6亿元,扣除该部分后2020年经营相关的核心净利润同比2019增长超过约40%。 在新冠疫情和外部挑战双重压力下,中兴坚持重构聚焦,围绕技术构建核心竞争力,整合经营效率,积极拓展重点市场,国内和国际营收分别增长16.9%和2.7%,达到680.5亿元和334亿元,通过精耕海外价值市场,国际方面毛利率同比提升4.9个pp至37.2%。 分业务来看,运营商同比增11.2%至740.2亿元;政企同比增23.1%至112.7亿元;消费者同比增7.8%至161.6亿元。 总体上经营性业绩大幅增长,各项业务扎实推进。 一季报预告符合预期,今年有望延续良好态势。 公司2021一季度预告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8到24亿元,同比增长130.8%到207.7%。 一方面由于公司不断优化市场格局,营业收入同比增长,毛利率持续恢复改善,盈利能力大幅提升;另方面转让北京中兴高达通公司90%股权确认税前利润约7.7亿元所致。 通常为淡季的一季度呈现高增长,今年全年发展有望延续良好态势。 运营商业务战略核心地位延续,新基建投入将支撑稳健增长。 2020年运营商业务比重达到72.96%,延续了7成以上高水平。 无线领域,在5G技术及市场应用两方面持续创新,根据Dell’Oro,2020年5G基站全球发货量份额统计,中兴行业排名居第二,积极参加国内运营商5G二期招标,稳居第一阵营;有线领域,5G承载端到端方案规模部署,中电信全球最大ROADM全光骨干网络顺利完成验收,FTTx累计发货量处于业界领先。 我们预计近年在新基建带动下国内电信网开支将维持较高水平,中兴在国内无线、核心网和承载产品中份额均处于领先地位,形成坚实的基本盘市场。 2020是5G部署元年,初期投入铺垫成本较高,和2019年4G末期相比运营商毛利率有所下滑,随着建设深入设备成本逐渐摊薄,盈利水平将持续改善,运营商业务有望稳健增长。 坚持大力投入研发,强化核心竞争力。 2020全年投入研发金额149.97亿元,同比2019年增长17.92%,研发投入营收占比14.59%,同比上升0.76个pp,达到近年最高水平,研发人员31747人,同比增12.18%。 公司位列全球专利布局第一阵营,是全球5G技术研究、标准制定主要贡献者和参与者。 截至2020年底,拥有约8万件全球专利申请、持有有效授权专利约3.6万件。 其中,芯片专利申请4,270余件,授权的芯片专利超过1,800件。 根据IPLytics在2021年2月的报告,中兴向ETSI披露5G标准必要专利声明量位居全球第三。 在具备了完整的5G端到端解决方案能力基础上,公司收购中兴微全部股权,未来芯片能力将协同产品,加强性能和成本竞争力,助力中兴在5G阶段充分兑现前期研发投入。 政企业务拓展IT能力,助力5G创新应用。 2020年公司政企业务占比提升至11.11%,创下新高。 除了继续聚焦能源、交通、政务、金融、互联网、大企业等重点市场,同时也聚焦高质量合作伙伴,培育渠道,提升客户满意度。 IT能力全面拓展助力数字化:GoldenDB成为国内首个在大型银行核心业务系统正式商用的国产金融交易型分布式数据库、数据中心全模块方案正式商用、中标互联网头部企业、企业安全办公方案助力疫情期间企业快速复工。 ICT融合也在助力5G行业落地,推动各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中兴南京滨江制造基地“用5G制造5G”,荣获ICT中国2020优秀案例,更联合运营商和龙头企业探索近百个5G创新应用场景,为把握后5G时代抢占先机。 投资建议:原来预计公司2021到2022年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3.37亿和68.75亿元。 考虑到公司在2021年产生了转让资产收益,在5G建设和应用推动下,公司整合资源深化竞争优势,规模和盈利能力都将稳健提升,我们调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1到2023年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0.09亿、70.87亿和81.76亿元,对应EPS分别为1.3、1.54和1.77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事件:中美贸易风险、运营商投入不及预期风险、客户信用风险、汇率风险、竞争风险、技术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