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诚信国际-1~2月财政数据点评:低基数下财政收入同比回升,债务付息压力有所加大-210319

《中诚信国际-1~2月财政数据点评:低基数下财政收入同比回升,债务付息压力有所加大-210319(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诚信国际-1~2月财政数据点评:低基数下财政收入同比回升,债务付息压力有所加大-210319(6页).pdf(6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财政收入大幅增长,税收收入同比增速近20%受经济持续稳定恢复和去年同期疫情冲击下的低基数影响,1-2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大幅增长。 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1805亿元,同比增长18.70%,为近5年来最高,且增速较去年同期上升近30个百分点;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845亿元,同比增长18.7%,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21347亿元,同比增长18.7%,央地收入增速均较去年同期上升近30个百分点,两者增速差距收窄约3个百分点至0。 税收收入增长加快,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两大税种同比增速均超10%。 在疫情缓和、经济持续恢复的背景下,市场活力逐渐增强,企业经营逐步活跃,1-2月,全国税收收入37064亿元,同比增长18.9%,增速较去年同期上升超30个百分点。 第一大税种增值税实现收入13995亿元,同比增长19.9%,增速较去年同期上升38.90个百分点,主要由工业、服务业增加值增长以及工业品出厂价格回升等带动;第二大税种企业所得税实现收入8658亿元,同比增长13.2%,增速较去年同期上升20.10个百分点,与政府减税降费等优惠政策下企业利润稳步增长带动此类税收增长有关;此外,财政部列出的其他20个主要税收项目中,多数税收项目实现同比增长。 1-2月,在各地加强和规范国有资源有偿使用管理的情况下,全国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增长25.6%,拉高全国非税收入规模至4741亿元,同比增长16.80%,增速较去年同期上升15.10个百分点。 财政支出规模整体回升,教育、社保、卫生健康等重点支出增长较快伴随经济和社会生活恢复常态,1-2月各支出项目持续恢复,财政支出规模整体回升。 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5733亿元,同比增长10.5%,增速较去年同期上升13.40个百分点。 其中,中央持续压降非刚性支出,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支出3832亿元,同比下降10.2%,较去年同期减少14.90个百分点;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1901亿元,同比增长13.6%,增速较去年同期上升17.50个百分点。 央地支出增速走势分化,中央支出增速由正转负,地方支出增速由负转正,两者差距较去年同期走阔超30个百分点。 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卫生健康等重点支出增长较快,仅交通运输支出同比回落。 伴随疫情缓和,日常性支出快速恢复,1-2月,教育支出规模最大、为5749亿元,同比增长16.20%,增速较去年上升18.20个百分点;其次为城乡社区事务支出、为2832亿元,同比增长13%,增速较去年同期上升33个百分点;同时,在巩固抗疫成果以及稳增长、保就业政策影响下,卫生健康、社会保障和就业等领域的支出同比增速仍维持在10%以上水平;交通运输支出规模1581亿元,同比仍然回落7.1%,或与今年春节期间各地倡导就地过年有关,但已较去年同期疫情影响下的降幅大幅收窄了18.40个百分点。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债务付息压力依然较大,支出为1125亿元,同比增长17.70%,增速较去年同期上升6个百分点。 政府性基金收支同比增速一升一降,地方收支增速均明显高于中央政府性基金收入同比增速大幅上升,央地收入增速差距创近5年新高。 1-2月,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2585亿元,同比增长63.70%,增速较去年同期上升82.30个百分点。 其中,中央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584亿元,同比增长16.40%,增速较去年同期上升34.40个百分点;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本级收入12001亿元,同比增长67.00%,增速较去年同期大幅上升85.70个百分点;央地收入增速差距扩大至50.60个百分点,达到近5年来的最高点,且地方收入增速远高于中央,与去年同期情况相反。 从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本级收入的构成看,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为11236亿元,同比增速较2020年同期回升83.50个百分点至67.00%,占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的比重超过90%,较2020年同期的比例略有提高。 从土地市场情况看,1-2月,土地市场交易面积较2020年同期回落9.09%,但成交总价则较2020年同期回升1.52%。 政府性基金支出同比回落,央地支出增速差距走阔。 1-2月,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10977亿元,同比下降14.80%,降幅较去年同期走阔4.40个百分点。 其中,中央本级政府性基金支出为46亿元,同比下降56.20%,降幅较去年同期走阔55.00个百分点;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规模为10931亿元,同比下降14.40%,降幅较去年同期走阔3.90个百分点,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相关支出10139亿元,同比增长25.90%,增速较去年同期大幅上升66.40个百分点。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地方支出的增速明显高于中央41.8个百分点,与去年同期情况相反,或与去年疫情期间中央加大对地方转移支付力度、而今年疫情缓和转移支付规模下降有关。 地方债发行额同比明显回落,均为用于偿还地方存量债务的再融资债发行总额:1-2月,地方债发行规模及净融资较去年同期大幅回落,累计发行45只,合计规模4180.60亿元,同比回落65.82%,净融资额为3550.98亿元,同比回落70.96%。 截至2月底,2021年发行的地方债均为再融资债,且资金全部用于偿还存量地方政府债务。 其中,再融资一般债2422.40亿元,再融资专项债1758.20亿元。 《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年拟安排新增专项债3.65万亿元,较去年3.75万亿略有下调,3月初,财政部已按程序提前下达各地部分新增专项债券额度1.77万亿元,占全年限额的48%;从目前3月的发行情况看,仅四川省发行了2021年第1只支持中小银行发展专项债(规模114亿元),预计今年新增专项债或于3月底或4月初正式启动发行。 发行期限:1-2月,由于新增债尚未发行,地方债发行期限较2020年同期明显趋短,地方债加权平均发行期限为8.10年,较2020年同期大幅减少7.10年,其中,一般债加权平均发行期限为7.80年(较2020年同期减少9.70年),专项债加权平均发行期限为8.60年(较2020年同期减少5.90年)。 此外,前两月无10年及以上期限地方债发行,期限结构以7年、10年期为主,合计占1-2月发行总额的80.80%,较2020年同期增加近30个百分点。 发行地区:1-2月,全国已有18省发行地方债,但仍有广东、河北等13省尚未发行。 其中,已发行地方债的省份中新疆发行规模最大,发行额为443亿元,其次为辽宁、418亿元,这些地区债务滚动压力或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