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证券-利率新视点:通胀来了,利率将如何演绎?-210321

《平安证券-利率新视点:通胀来了,利率将如何演绎?-210321(7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安证券-利率新视点:通胀来了,利率将如何演绎?-210321(7页).pdf(7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核心摘要引言:近期大宗商品价格快速上涨,国内通胀预期升温,本文参考2010年利率走势,就当前市场较关心的通胀上行后的利率走势,以及央行政策或将如何应对做以分析。 当前经济修复进入后半程,或将迎来“类滞胀”环境:从历史走势看,社融增速与PMI几乎同步见顶,去年10月社融见顶后,PMI便呈现出回落走势,尤其是本轮刺激政策更加节制,信贷回落后经济继续惯性上冲的概率不大,此外从库存指标看,本轮企业主动补库或也已接近尾声,虽然经济修复进入后半程,消费、制造业投资等“慢变量”迎来修复,但其只能延长经济震荡的“时间”但非“空间”,经济数据难以给利率带来新的利空。 然而,由于大宗商品价格上行,二季度国内将看到通胀抬升,届时将出现“类滞胀”的经济环境。 利率将更多price-in“滞”而非“胀”,最终带动利率向上突破的是央行的加息:今年二季度或将面临与2009年末类似的市场环境:2009年末我国经济修复接近尾声时,海外经济仍在增长,因此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上行给我国带来输入型通胀压力,呈现“类滞胀”的经济环境。 从市场表现看,利率将更多price-in“滞”而非“胀”,这主要是由于预期差所导致,2010年3-4月经济数据回落,通胀温和抬升,市场快速将此前的“经济过热”预期,修正至“二次衰退”,后续走势来看,利率依然没有对通胀上行做出反应,5月以来,CPI、PPI继续大幅抬升,但10年国债收益率一直维持底部震荡走势,与通胀形成背离,而真正带动利率上行的是市场对于加息的预期,以及央行正式的加息操作。 因此什么才是央行眼中的通胀?央行为什么决定加息?这两个问题很重要:1.什么是央行眼中的通胀?首先需要说明的一点是,PPI上行主要源于全球大宗商品涨价,加息是难以抑制的,因此央行更关注大宗商品涨价对国内的传导,也就是CPI的状况。 我们认为央行眼中的通胀可能需要具备两个特征:全面性和持续性,2010年CPI中的食品项、非食品项都出现了大幅的增长,且3%以上的CPI增速自2010年7月起,持续了22个月。 2.央行为什么决定加息?除了抑制通胀预期,我们认为央行2010年加息还存在以下两点考量:1)大幅攀升的房价,2)高增的信贷。 海外大宗商品供需矛盾,以及输入型通胀对国内的影响是央行是否加息的关键:本轮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供给受限是很重要的原因,如果大宗商品供需矛盾持续较长时间,随着国内消费、制造业的修复,我国将面临输入型通胀的压力,但与2010年不同的是,6%的经济增长目标以及“稳杠杆”的政策思路下,经济很难出现过热,本次国内通胀上行的时间和空间可能都会弱于2010年,这就降低了央行加息的概率,但另一方面,房价也是央行加息的考量,就目前而言,尽管房地产市场调控不断升级,但销售仍然火爆,若后续调控效果有限,央行加息的概率也会上升。 二季度长端迎来交易机会,若央行加息则本轮熊市尚有“最后一跌”:若央行将公开市场操作利率恢复至疫情前,参考2010年加息后利率的调整幅度,我们预计本轮熊市10年国债收益率的高点或在3.6%-3.7%,但如果后续CPI增速温和,房价回落,则意味着央行加息的概率在下降,三季度或可以看到本轮熊市的拐点。 策略方面,长端利率将迎来交易机会,我们仍然建议10年国债、国开触及前期3.3%、3.8%阻力位时,可以参与博弈。 对于配置盘而言,三季度或迎来熊市最后一击,可以采取越跌越买的策略陆续建仓。 短端利率方面,关注调整后的交易机会:4-5月将迎来政府债券供给放量,叠加政府存款上升,短端依然承压,但央行对狭义流动性的态度是“不缺不溢”,只要银行间杠杆率保持稳定,央行不会刻意打压,因此短端利率短暂调整后仍有机会,关注3.2%以上,1年期股份行同业存单的买入机会。 风险提示:1)经济增速强势向上突破;2)央行短期内政策调整,转向加息;3)同业存单发行利率大幅上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