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水泥行业:基建地产较好恢复助力水泥产量恢复,价格同比开始高于去年同期-210321

《中信证券-水泥行业:基建地产较好恢复助力水泥产量恢复,价格同比开始高于去年同期-210321(39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水泥行业:基建地产较好恢复助力水泥产量恢复,价格同比开始高于去年同期-210321(39页).pdf(39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需求整体继续保持稳步提升态势,出货继续回升,库存普遍消化,全国价格止跌回升,同比开始超过去年同期水平。 本周行业出货环比上升,全国范围出货率70.6%,环比+15.7%,去年同期(3月第三周)为59.5%;区域上看,华南/西南/华东/华中/华北/西北/东北出货率为83.9%/79.5%/78.3%/73.2%/60.6%/51.1%/31.3%,3月中旬,国内部分地区仍然被雨水天气笼罩,下游需求整体继续保持稳步提升态势,不同地区企业出货环比增加9%-23%。 本周库存环比下滑(全国平均库容56.4%,环比-3.4pcts),其中除华中库存有所上升,全国各地库存均有所下降且低于去年同期水平。 本周全国高标水泥吨价格为437.0元(环比+3.3元),其中东北(环比+33元至415元)环比上涨,全国均价较去年同期高0.7元。 低基数下1-2月基建及地产投资较好恢复,助推水泥产量高增。 基建看,2021年1-2月,受到去年同期疫情造成的低基数的影响,全国基建投资(全口径)同比+36.6%,较2019年同期-0.1%基本持平。 地产看,2021年1-2月,全国房地产投资较2020/2019年同期分别增长38.3%/15.8%。 资金端看,1-2月新增社融同比+16.2%,2月新增企业中长期贷款同比+51.3%,资金端仍维持适度充裕。 1-2月全国水泥产量2.4亿吨,同比+61%,投资端的较好恢复助力水泥产量同比高增。 地方陆续出台错峰生产常态化细则,错峰生产趋于常态化和差异化。 继两部委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水泥常态化错峰生产的通知》,推进全国错峰生产常态化运行后,黑龙江哈尔滨、安徽省等地陆续下达水泥常态化错峰生产的通知:1)与两部委下发的文件相比,地方落实常态化错峰的时段有一定区别,但整体错峰天数保持一致;2)安徽省在落实中将常态化错峰与差异化错峰结合起来,对于重污染天气绩效评级不同的企业有不同要求的错峰时间(A~D级企业的要求分别为自行错峰/30天/60天/90天)。 我们认为,作为推进供给侧改革、调节供需动态平衡的重要手段,错峰生产常态化在地方层面陆续落实,将有助于错峰生产在“十四五”期间继续保持力度,推动格局继续改善,料长期巩固已初步建立的价格体系;同时,差异化错峰也有利于环保排放水平较好的水泥龙头企业拥有更好的市场话语权。 节后国内市场逐步启动;较低的库容水平料将为开春提供价格修复支持,三月中下旬价格已开始迎来企稳回升。 从发货及库存上看,当前时点库存低于2019、2020年水平,发货率高于2019、2020年水平(以春节时点计);价格上看,开春前北方区域料保持稳定,华东华南价格料呈现季节性回调,考虑长三角沿江熟料价格已实现三轮上涨,且海外逐步复工导致进口熟料冲击相对减轻,三月中下旬价格已开始迎来企稳回升,2021全年看价格料呈现高位中枢稳定;从盈利上看,考虑煤炭供需紧张明显缓解,2021年企业盈利同比料保持稳健。 区域上推荐下游率先迎来复工、且中长期需求稳健的华东、华中、华南区域。 风险因素:降温雨雪等天气扰动;疫情控制不及预期;逆周期政策不达预期;煤价继续超预期上行等。 投资策略:需求整体继续保持稳步提升态势,出货继续回升,库存普遍消化,全国价格止跌回升,同比开始超过去年同期水平。 低基数下1-2月基建及地产投资较好恢复,助推水泥产量高增。 水泥行业将首批纳入碳交易试点,供给格局将持续改善,支撑价格中枢维持高位。 节后国内市场逐步启动;较低的库容水平料将为开春提供价格修复支持,三月中下旬价格已迎来企稳回升。 2021全年看价格料呈现高位中枢稳定;从盈利上看,考虑煤炭供需紧张明显缓解,2021年企业盈利同比料保持稳健。 标的上推荐下游率先迎来复工、长期需求空间稳健的华南、华东区域;关注需求有望延续修复的部分北方区域(京津冀、甘肃、陕西等),推荐龙头优势凸显的海螺水泥、华新水泥、华润水泥控股,建议关注中国建材、冀东水泥、西部水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