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中航证券-医药生物行业周报:我国新冠特效药研发顺利推进,显著提振行业情绪-211120

上传日期:2021-11-21 19:05:50 / 研报作者:沈文文 / 分享者:1005593
研报附件
中航证券-医药生物行业周报:我国新冠特效药研发顺利推进,显著提振行业情绪-211120.pdf
大小:581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中航证券-医药生物行业周报:我国新冠特效药研发顺利推进,显著提振行业情绪-211120

中航证券-医药生物行业周报:我国新冠特效药研发顺利推进,显著提振行业情绪-211120
文本预览:

《中航证券-医药生物行业周报:我国新冠特效药研发顺利推进,显著提振行业情绪-211120(9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航证券-医药生物行业周报:我国新冠特效药研发顺利推进,显著提振行业情绪-211120(9页).pdf(9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投资要点:本期行情回顾本期(11.15–11.19)上证综指收于3560.37,上涨0.60%;沪深300指数收于4890.06,上涨0.03%;中小100收于9887.82,下跌0.29%;本期申万医药生物行业指数收于11117.03,上涨2.25%,在申万28个一级行业指数中涨跌幅排名居第4位。

7个二级板块中,化学原料药、中药、生物制品和医疗器械跑赢上证综指、沪深300和中小100。

重要资讯11月19日,国家药监局药审中心关于发布《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抗肿瘤药物临床研发指导原则》,原则表示,以患者为核心的研发理念应该贯穿于药物研发的始终。

从抗肿瘤药的研发立题之初,就应该以患者的需求为研发导向,在早期临床试验设计和关键临床试验设计中,鼓励利用模型引导药物研发等科学工具,鼓励采用高效的临床试验设计,预设研发决策阈值和必要的期中分析,以减少受试者的无效暴露,保障受试者的权益,同时提高研发效率;此外,还应关注人群的代表性,关注特殊人群用药开发,以期最大限度地满足临床实践中不同类型人群的安全用药需求。

抗肿瘤药物研发应该体现临床价值,而临床价值应以患者需求为导向。

本指导原则旨在对于当前抗肿瘤药物研发过程中,所遇到的主要关注点进行梳理归纳,不可能涵盖和预见所有问题。

鼓励申请人开拓思维,积极与监管机构进行沟通交流,在满足科学原则的前提下,开展更符合患者需求,更保障患者利益和安全,更反映药物临床价值的临床试验。

未来也将根据抗肿瘤药物的发展,不断地完善和补充本指导原则。

11月16日,央视网消息表示,在抗击新冠疫情的战斗中,我国的科研工作者始终在与时间赛跑。

最新消息显示,我国新冠特效药终于有了“时间表”,其中一款抗体组合药物最快有望于年底前获批附条件上市。

我国新冠病毒药物研发任务早在2020年1月21日由科技部部署应急研发专项布局开展。

目前,多种由我国研发团队自主研发的新冠肺炎有效药物已经用于临床治疗中。

核心观点医药生物行业指数本期上涨2.25%,在申万28个一级行业板块中涨跌幅排名居第4位。

7个二级板块中,化学原料药、中药、生物制品和医疗器械跑赢上证综指、沪深300和中小100。

疫情方面,海外国家每日新增确诊病例数量呈现回升趋势,维持在60万人左右,目前美国、英国、德国等国家确诊病例数量居前。

国内疫情零星散发,辽宁等地持续发现名本土病例。

新冠疫苗接种方面,新冠疫苗加强针接种工作稳步推进,根据我国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截至11月19日,我国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共计24.23亿剂次。

消息方面,11月16日央视网发布消息表示,最新消息显示,我国新冠特效药终于有了“时间表”,其中一款抗体组合药物最快有望于年底前获批附条件上市。

我国新冠病毒药物研发任务早在2020年1月21日由科技部部署应急研发专项布局开展。

目前我国新冠特效药在研进展方面,开拓药业的普克鲁胺和先声药业的SIM0417均属于口服类药物,其中普克鲁胺已经进入临床Ⅲ期,根据已公开的数据显示,使用普克鲁胺的门诊患者的住院率降低了91%。

此外,腾盛博药(BRII-196/BRII-198)、君实生物(JS016)、丹序生物(DXP-604)、神州细胞(SCTA01)、济民可信(JMB2002)、复宏汉霖(HLX70)、绿叶制药(LY–CovMab)、海正药业(Avigan)和中国生物(新冠特异性免疫球蛋白)等抗体类新冠特效药也均陆续步入临床试验阶段,其中BRII-196/BRII198已步入临床Ⅲ期。

我国新冠特效药研发顺利推进的消息,让市场此前受集采、医保等政策影响的紧张情绪有所缓解,生物制品板块得到提振。

医药生物伴随景气板块增长边际放缓和基数效应常态化,在市场整体增速回落的情况下,我们认为医药市场将会加速分化,一方面,国产替代提速;另一方面,龙头效应将会加剧。

医药行业估值分化加剧,中长期来看处在阶段性相对低位,业绩确定的低估值二线蓝筹或迎来买入良机。

成长和估值在一段时期内会向合理的范围动态匹配,在估值切换渐行渐近的时点,提前布局尤其需要关注成长的可持续性。

短期来看,可以关注新冠特效药的研发进展和投资机会。

长期来看,药品、耗材带量采购工作长期推进逻辑不变,安全边际相对较高、创新能力强、产品管线丰富和竞争格局较好的企业有望在长周期持续受益,建议继续围绕创新药产业链、高端医疗器械、医疗服务和医疗消费布局,同时挖掘估值相对较低的二线蓝筹:1)创新药及创新药产业链,包括综合类和专科创新药企业、CXO产业,建议关注恒瑞医药、信立泰、恩华药业、科伦药业、药明康德、泰格医药、康龙化成和普洛药业等;2)进口替代能力突出的高端医疗器械龙头,建议关注迈瑞医疗和鱼跃医疗等;3)对药械降价免疫的医疗服务行业,建议关注爱尔眼科和盈康生命等;4)不受医保约束的消费类医药企业,包括成长消费类、疫苗类和保健类等领域,建议关注华兰生物和片仔癀等。

风险提示:新冠疫情波动风险。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