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国金证券-遐想无益: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专家委员换届点评-210322

上传日期:2021-03-23 10:00:42 / 研报作者:段小乐 / 分享者:1005686
研报附件
国金证券-遐想无益: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专家委员换届点评-210322.pdf
大小:450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国金证券-遐想无益: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专家委员换届点评-210322

国金证券-遐想无益: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专家委员换届点评-210322
文本预览:

《国金证券-遐想无益: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专家委员换届点评-210322(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金证券-遐想无益: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专家委员换届点评-210322(5页).pdf(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基本结论事件:3月20日,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专家委员换届,经济学专家刘伟和马骏不再担任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职务,新晋蔡P和王一鸣两位委员,刘世锦继续担任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

市场上关于此次换届的时间点、结构性(并未全换)以及可能对未来货币政策的走向等给予了极大关注,也出现了不少遐想。

我们从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制度的演进和实际出发,认为本次换届完全正常,各类遐想毫无意义。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我国的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并不是决策机构,而是咨询机构。

不同于美国联邦储备公开市场委员会、欧洲中央银行管理委员会和日本的日本银行政策委员会都是本国货币政策的决策机构,我国的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是咨询机构。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网站对中央货币政策委员会的定义:“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是中国人民银行制定货币政策的咨询议事机构。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条例》的内容,有关年度货币供应量、利率、汇率或者其他货币政策重要事项的决定方案,人民银行须报请国务院,最终由国务院决定批准与否。

其次从换届时间点看,换届年没有固定月份。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条例》指出,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中的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行长以及金融专家,任期2年,但在实际演进过程中也出现了调整。

我们梳理后发现,2012年以前,国有行行长和经济学类专家任期是两年;2012年以后都是三年左右,但不是完整年。

换届年没有固定月份,如2010年和2012年是在3月份换届,2015年和2018年都是在6月份换届;再往前看,还有4、8、9月换届的情况,如2002年4月,2004年9月,2006年8月。

因此,市场对于为何在3月份(提前)换届的各种猜测其实毫无意义。

再者从专家换届的“结构性”来看,连任亦有先例。

这次换届有专家连任,有专家离任,因而又引发了市场遐想。

2021年3月换届后的三位专家分别来自于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刘世锦)、中国社会科学院(蔡P)和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王一鸣)。

其中,刘世锦老师为连任。

我们要强调的是,离任本就是正常操作,而连任也有先例。

樊纲老师也曾在2006年8月-2010年3月连任,而且于2015年6月又再度出任过一次。

蔡P和王一鸣两位经济学家,分别专注于人口和劳动力市场、宏观经济政策等领域研究,这或意味着未来货币政策将更重视充分就业目标,注重与其他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

这也与现阶段“六稳六保”之一的稳就业、保就业的政策目标相一致。

下次货币政策委员会什么时候召开?根据《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条例》,货币政策委员会实行例会制度,每季度召开一次。

根据往年惯例,今年一季度货币政策委员会应该会在3月底或4月初召开。

最后,再重复下我们对3月过后债市走势的观点,货币政策因为高质量发展、防风险和逐步回归正常化的要求,倾向于逐步收敛(最近需要关注的时点是一季度经济数据开门红前后,即4月中旬前后),利率中枢可能会呈现波动上行的走势。

风险提示:经济表现不及预期;外部风险冲击。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