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证券-德赛电池-000049-年报点评:业绩超预期,关注重组进展-210324

《中原证券-德赛电池-000049-年报点评:业绩超预期,关注重组进展-210324(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原证券-德赛电池-000049-年报点评:业绩超预期,关注重组进展-210324(5页).pdf(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事件:3月22日,公司公布2020年年度报告。 投资要点:公司四季度业绩超预期。 2020年,公司实现营收193.98亿元,同比增长5.18%;营业利润9.05亿元,同比增长7.56%;净利润6.70亿元,同比增长33.36%;扣非后净利润6.52亿元,同比增长37.28%;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2.82亿元,同比下降19.59%;基本每股收益3.23元,业绩超预期;利润分配预案为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0元(含税),送红股4.5股(含税)。 其中第四季度实现营收66.31亿元,同比增长12.34%;净利润3.01亿元,同比增长84.63%,公司第四季度业绩再创单季新高。 公司主要围绕锂电池产业链进行业务布局,且在中小型电源管理系统暨封装细分市场处于领先地位。 2020年,公司以现金收购了惠州电池和惠州蓝微两家子公司25%股权。 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再降,2021年将恢复增长。 IDC统计显示:2020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12.92亿台,同比下降5.90%,已连续三年下滑,但第四季度同比增长4.64%。 2020年全球平脑电脑出货量1.641亿台,同比增长13.60%;可穿戴市场出货4.447亿台,同比增长28.40%,主要受益于腕式设备和耳戴式设备市场增长。 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及可穿戴设备行业发展趋势均为行业集中度提升,如全球智能手机前五大厂商市占率由2018年的67%提升至2020年的71%、全球平板电脑前五厂商市占率由2018年的69%提升至2020年的78%。 根据IDC预测:2021年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将同比增长13.9%,2021年全年增长5.5%,主要受益于市场需求持续复苏和5G设备产能增加,其中中国和美国两大市场2021年智能手机出货量将分别增长5.0%和3.5%。 公司收入结构有所优化,2021年业绩仍将增长。 2020年,公司BMS产品实现收入39.82亿元,PACK(封装集成)收入171.16亿元(含内部销售)。 公司在小型锂电池业务领域具备显著行业地位和客户优势,受需求下降和贸易摩擦影响,2020年公司智能手机锂电池业务出现下滑,但其它业务均实现高增长:其中智能穿戴类设备电池业务营收31.15亿元,同比增长128.79%;笔记本电脑电池业务营收21.75亿元,同比增长36.02%;电动工具和吸尘器电池业务营收22.50亿元,同比增长45.87%。 同时,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BMS经营情况持续改善;储能业务重点开发5G通信基站、家庭储能等,合计出货量超20万台套。 另公司积极试水新业务,惠州蓝微以2000万元投资参股了以X波段射频雷达智能控制芯片为主要产品的北京富奥星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持股占比20%。 盈利能力略升,预计2021年总体稳定。 2020年,公司销售毛利率8.67%,同比提升0.31个百分点,盈利能力变化主要系产品结构变化,且公司加强自动化领域的投入。 截止2020年底,公司控股企业累计拥有发明专利107项,其中2020年申请发明专利21项。 公司在中小型锂电池封装领域具备显著行业地位,长期注重技术投入和创新,近年研发投入稳步提升,2020年研发投入3.51亿元,在营收中占比提升至1.81%,自动化水平处于行业领先,预计2021年公司盈利能力总体稳定。 关注重组进展。 2020年12月,公司公告与ATL旗下的香港新能达签署了《重组意向书》:拟由香港新能达以其持有的东莞新能德全部股权作价对公司全资子公司惠州电池增资,增资后东莞新能德持有惠州电池不超过49%股权,公司将持有惠州电池剩余股权,而惠州电池将持有东莞新能德全部股权。 如重组完成,将诞生最大的3CPack平台,后续积极关注相关进展。 维持公司“增持”投资评级。 暂不考虑重组影响,预测公司2021-2022年摊薄后的EPS分别为4.16元与4.60元,按3月23日74.90元收盘价计算,对应的PE分别为18.0倍与16.3倍。 目前估值相对行业水平较低,结合下游行业景气度,维持公司“增持”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经济景气波动;项目进展不及预期;国内智能手机客户市场份额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