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安证券-中国巨石-600176-2020Q4业绩创新高,2021量价齐升可期-210324

《华安证券-中国巨石-600176-2020Q4业绩创新高,2021量价齐升可期-210324(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安证券-中国巨石-600176-2020Q4业绩创新高,2021量价齐升可期-210324(6页).pdf(6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事件:公司发布2020年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实现营收116.66亿元,同比增长11.18%;实现归母净利润24.16亿元,同比增长13.49%。 2020Q4业绩增速创新高,行业景气度显著改善2020Q1-Q4公司实现营收分别为24.42/24.49/29.84/37.91亿元,同比变动-2.17%/-4.55%/+11.51%/+37.60%;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10/4.53/5.17/11.37亿元,同比变动-37.95%/-18.42%/+4.52%/+95.90%。 受益于下游需求高景气,2020H2行业库存持续下降,公司2020Q3-Q4业绩改善明显。 截至2020年底,巨石成都年产25万吨玻璃纤维智能制造生产基地全面投产,整厂搬迁工作基本结束。 搬迁补偿金额扣除搬迁资产损失、相关成本及费用支出后,共计确认资产处置收益金额为5.40亿元,其中2020年度确认资产处置收益金额为3.52亿元,进一步增厚利润。 2020Q3起公司连续提价,行业高景气度仍将持续2020年8月25日公司发布涨价通知,将国内玻纤粗砂及制品销售价格价格上调7%;9月21日公司再发提价函,上调玻纤粗纱及制品销售价格10%。 第二次涨价幅度更大、范围更广,且两次调价均执行情况良好,目前行业整体库存仍然维持低位,高景气度将持续。 全年维度来看,风电、交建、汽车等下游需求依然可观,同时疫苗逐步普及的背景下,全球经济复苏可期,建议关注2021年外需对玻纤需求的拉动。 我们认为从五年的周期来看,玻纤行业格局相对“十三五”期间会得到显著优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供给端,通过控制总产能扩张和淘汰落后产能,供需格局得到改善,并且在供需实现紧平衡之后有望维持较长时间的高景气度,延长企业盈利上行周期,“十三五”期间发生的产能集中投放带来的供给端冲击或将不会重演。 与此同时,“碳中和”对行业落后产能出清将体现出深远影响;2)需求端,在“双循环”战略下,随着企业对多元应用领域的深入开拓和对内需市场的挖掘,高端产品占比有望进一步提升。 同时建筑、汽车、风电、电子等下游的较高景气度以及可预见的外需复苏,都将对“十四五”期间玻纤行业需求端提供较强支撑。 产能投放持续进行,市场份额进一步扩大2020年全年,公司实现粗纱及制品产量200.72万吨,销量208.59万吨,电子布产量3.81亿米,销量3.78亿米,均创历史之最。 2020Q3巨石成都的13万吨和12万吨产线分别于7月23日和9月20日点火,比原定计划提前。 在当前行业供需偏紧的背景下,公司桐乡智能制造基地15万吨产线于2020年9月29日提前开工,产品将全部应用于风力发电等高端市场领域。 我们认为2021年玻纤行业景气度将维持逐季抬升的态势,公司产能的持续投放有助于在需求复苏时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投资建议公司具备牢固的成本优势壁垒,于行业寒冬逆势扩大了市场份额。 短期玻纤行业拐点已至、量价齐升,公司业绩弹性将充分释放;中长期行业供给端持续改善、需求端空间广阔的向上趋势不变,公司凭借自身技术进步和成本管控优势,有望打开成长空间。 基于2020Q3以来行业景气度高涨,公司产品连续提价,我们上调公司盈利预测,预计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4.15/55.26/64.60亿元,对应EPS分别为1.26/1.58/1.84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海外需求波动;新产能投放不及预期;降本增效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