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九毛九-9922.HK-2020年年报点评:太二引领修复,业绩好于预期-210325

《中信证券-九毛九-9922.HK-2020年年报点评:太二引领修复,业绩好于预期-210325(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九毛九-9922.HK-2020年年报点评:太二引领修复,业绩好于预期-210325(4页).pdf(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核心观点2020年公司收入27.14亿元/+1.0%,经调整净利润1.16亿元/-46.4%,业绩好于预期。 太二品牌上升势能强劲引领修复,全年净开店107家,收入同增53.6%。 我们认为,太二品牌处强劲上升周期,结合公司保持标准化中餐品牌管理及运营能力提升,助力公司稳健增长。 关注“怂”火锅进展,维持“买入”评级。 疫情影响下全年收入仍实现增长,收入、盈利超预期。 2020年公司收入27.14亿元/+1.0%,其中太二/九毛九/其他品牌收入分别为19.62/7.16/0.38亿元,同比+53.6%/-47.8%/-2.7%。 公司全年净利润1.24亿元/-24.5%,经调整净利润1.16亿元/-46.4%,好于我们预期的0.62亿元,主要由于太二开店速度超预期,另外公司取得来自增值税加计抵减及豁免收入0.48亿元。 太二引领加速展店,外卖缓冲疫情影响。 公司积极扩张门店网络,2020年覆盖国内城市拓展至65个/+21个,旗下品牌共新开139间餐厅、净开45间餐厅至381家/+13.4%,其中太二/怂分别净开107/2家门店、九毛九/2颗鸡蛋分别净关45/19(直营7+加盟12)间餐厅。 具体来看,太二/九毛九/怂/2颗鸡蛋分别新开109/10/2/18(直营2+加盟16)间餐厅,关闭2/55/0/37(直营9+加盟28)间餐厅。 疫情背景下,太二收入19.6亿元/+53.6%,在上半年新开37家、下半年加速开出72家门店至共233家/+84.9%,超出全年80家的开店目标;太二自2020年2月上线外卖业务、拓宽消费场景,带动公司整体外卖业务的收入贡献由2020年的8.0%提升至17.5%,对缓解疫情冲击起到重要作用。 翻座率环比持续恢复,客单价进一步提升。 疫情冲击堂食业务致翻座率下滑,2020年太二/九毛九/怂冷锅串串/怂重庆火锅厂/那未大叔是大厨翻座率分别为3.8/1.7/2.2/2.6/1.6(vs.FY19为4.8/2.3/4.2/NA/1.9),环比上半年3.4/1.3/2.0/NA/1.0实现修复。 客单价方面,公司调整了部分菜单组合及价格,太二2020年客单价同比提升4元至79元/人、九毛九同比微增2元至60元/人,怂品牌双业务线差异化定位下冷锅串串客单价同增5元至61元/人、新业务重庆火锅厂的客单价为119元/人,目前怂火锅在广州、海南各开出一家,预期2021年将进一步开拓一线市场。 员工精简下人力费用率得到较好控制,经营利润率恢复好于预期。 2020年主要经营成本占收入的比重分别为原材料38.5%(+1.9pcts)/员工成本27.5%(+1.6pcts)/租金成本10.8%(+1.0pct)/折旧摊销4.1%(+0.4pct)/水电开支3.5%(-0.5pct)。 其中,公司精简了九毛九的餐厅人员,单店平均员工数减少20%左右,因此公司人员费用率同比增幅低于预期。 公司全年经营利润3.5亿元/-27.7%、经营利润率12.8%/-5.1pcts,其中太二/九毛九/其他品牌经营利润分别为3.17/0.33/-0.01亿元,经营利润率分别为16.2%/4.6%/-3.9%(vs.FY19为20.8%/16.7%/-33.6%)。 公司继续加强供应链建设,一方面深入上游原料端,同时计划将在华南、华东、华北布局配送半径200公里的中央厨房;另一方面加大数字化投入以提升管理效能,预计将进一步助力降本增效。 风险因素:新门店拓展不及预期,人工成本、原材料成本上涨,竞争加剧。 投资建议:2021Q1受局部疫情散发影响,公司餐厅堂食业务仍未完全恢复,但环比仍呈改善趋势,2月太二/九毛九翻座率分别4.2/2.3;而外卖业务继续助力收入增长,2月外卖对太二/九毛九收入贡献分别12%/20%,两品牌同店收入同比2019年分别为+10%/-9%。 鉴于太二积极的门店开拓推动增长、九毛九优化调整减轻压力,以及怂火锅模型打磨开辟增量市场,预计公司盈利增长将好于此前预期,上调2021/22年EPS预测为0.33/0.50元(原预测0.30/0.43元),新增2023年EPS预测0.72元,当前价格对应2021-23年PE为69/46/32倍,维持“买入”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