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保利物业-6049.HK-2020年年报点评:夯实经营底盘,期待进一步激发活力-210325

《中信证券-保利物业-6049.HK-2020年年报点评:夯实经营底盘,期待进一步激发活力-210325(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保利物业-6049.HK-2020年年报点评:夯实经营底盘,期待进一步激发活力-210325(3页).pdf(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公司2020年外拓强劲,不过毛利率下行。 我们认为公司当前经营底盘得到明显夯实,期待多元激励进一步释放企业经营活力。 公司业绩稳定增长。 2020年公司录得收入80.4亿元,同比增长34.7%。 实现归母净利润6.7亿元,同比增长37.3%。 分业务看,物业管理服务实现收入49.5亿元,同比增长28.7%;非业主增值服务实现收入13.4亿元,同比增长38.5%;社区增值服务实现收入17.5亿元,同比增长51.5%。 非住发力,饱和签约金额环比上半年增长较快。 年内,公司新增第三方合同项目382个,对应单年合同金额约17.2亿元,其中招投标项目饱和收入16.4亿元,非居业态占比超过65%。 结合公司2020年中报,测算公司下半年新拓项目饱和收入环比上半年增长64%。 公司2020年招投标新拓项目合同金额相当于全年物业管理基础服务收入的33.1%,长期来看这一指标意味着不依赖于并购增量,不考虑盈利能力变化,且剔除保利发展交付,公司内生规模增长潜能。 我们相信,这说明公司中长期的规模增长中枢是不低的。 塑造品牌的过程中,高毛利并非必须。 公司综合毛利率从2019年的20.3%下降到2020年的18.7%,成为极少数毛利率下降的物业管理公司。 我们认为,毛利率的下降虽有增值服务探索的原因,但更和公司夯实经营根基,提升品牌实力的方向有关。 公司来自第三方项目住宅和商写物管费分别增加0.1元和1.6元/平米/月,第三方拓展取得显著成效,起点较低的品牌得到明显补强。 并购小试牛刀,能力优于规模策略引领下等待机遇。 公司2020年完成对成都华昌物业的并购(照披露推算该项目带来饱和年化合同收入低于7500万元),巩固商办和公建领域的市场竞争力。 我们认为,公司庞大的现金储备,越来越多的物业管理公司出让意愿,截止目前良好的整合效果,说明公司具备并购能力。 当然,公司在基础服务领域更看重能力补强,在增值服务领域更强调夯实根基,也预示着只有当并购市场明显降温时,公司可能才会大力度增加资金运用。 风险因素:公司从以住宅为主的物业管理企业,转为非居为主的物业管理企业,服务内容和品牌形象可能尚有待进一步拓宽。 资金运用缓慢,固然说明公司具备战略定力,但也确实存在募集资金使用效率不高的风险。 经营底盘得到明显夯实,期待公司进一步释放经营活力。 我们注意到公司外拓成绩斐然,且在管项目的质量正在提升,美居等社区增值服务进展迅猛。 公司公开表示,希望构建多维度的激励体系,我们期待更市场化的管理体系能够进一步激发公司的运营活力,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 我们调整公司2021/2022/2023年EPS预测为1.58/2.11/2.81元(原预测2021/2022年为1.86/2.60元),参考行业公司估值水平,考虑到公司毛利率较低,给予公司2022年28倍PE的目标价,对应70.21港元/股,维持“买入”的投资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