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北京首都机场股份-0694.HK-2020年年报点评:20H2净利润亏损13亿,5年成长期将开启-210326

《中信证券-北京首都机场股份-0694.HK-2020年年报点评:20H2净利润亏损13亿,5年成长期将开启-210326(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北京首都机场股份-0694.HK-2020年年报点评:20H2净利润亏损13亿,5年成长期将开启-210326(3页).pdf(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2020H2北京首都机场净利润亏损扩大至12.9亿,料高毛利的免税和广告收入环比下降4亿,叠加三项刚性成本增长导致下半年净利润亏损增加5.6亿。 但最坏时刻已过,大兴机场建设可类比第三次产能扩建期,料2023年恢复至2019年国际客吞吐量的水平、2025年或超3000万,对应CAGR12.2%。 下半年公司净利润亏损13亿,但最坏时刻已过,国际线恢复曙光或近。 2020年公司营业收入同比下降66.8%至35.87亿元,对应净利润亏损20.4亿元,其中下半年收入环比下降19.5%,主要受北京局部疫情波动、大兴机场分流的影响以及对有税商业租金减免(预计全年5.4亿左右)。 公司下半年确认免税收入仅1900万左右,叠加广告收入环比下降44.3%,导致同期净利润亏损增至13亿。 但最坏时刻已过,截至3月24日我国已接种新冠疫苗8285万剂次,随全球疫苗快速接种,国际线有望从2021H2逐步放开,预计2023年首都机场国际客恢复至2019年水平,转场带来的出境客吞吐量置换进入兑现期。 下半年国内、国际线恢复表现分化,仍按照销售额提成确认免税收入。 转场完成国际旅客占比瓶颈打破,远期国际客占比有望升至35%。 假设原南苑机场转场航司旅客吞吐量占比20%,剔除转场大兴影响,10月北京首都机场国内旅客吞吐量同比增长6%左右。 同期国际旅客降幅99%以上,下半年对应旅客吞吐量8.7万人次,料实现免税销售额4500万左右。 出于审慎原则2020年按照免税销售额提成确认收入,公司与免税经营商谈判尚在进行中。 3月底大兴机场完成转场,公司迎来第三次产能投放,料2025年有望实现国旅旅客吞吐量3000万左右,远期国际旅客占比有望升至35%,免税业务收入有望再迎高成长。 免税和广告收入下降4亿,叠加三项刚性成本增长导致下半年净利润亏损额度增加5.6亿。 下半年营业成本同比下降18.2%,其中特许经营管理费环比下降1.5亿,但相对刚性的修理及维护、航空安全及保卫和员工费用合计环增3.5亿。 同时高毛利率的免税和广告收入环比下降4亿,导致下半年净利润亏损增加5.6亿。 2020H2陆续与集团签订2021~23年免税、广告和餐饮的特许经营管理合同:免税和广告取消收入增量6:4分成,同时2021、2022、2023年交易上限为3.94、6.58、8.12亿元,料关联交易将伴随集团资金压力的放缓有望趋稳。 北京首都机场或迎来5年业绩成长期,料2023年国际客恢复至2019年水平,2023~25年CAGR提升近7pcts。 四重压制导致首都机场估值分化,估值回归15-20倍是大概率事件,下一轮产能投放前或迎来5年业绩成长期。 以国航会员为主的高净值客户留守是对公司国际航线最坚实的保障,大兴机场建设可类比第三次产能扩建期。 首都机场原东航、南航国内客流陆续置换,预计未来5年首都机场旅客结构优化产生成长α,料2023年恢复至2019年国际客吞吐量的水平,2025年或超3000万、对应CAGR12.2%,远高于2015~2019年的5.3%。 风险因素:免税销售额增长不达预期;时刻调减;转场影响超预期等。 投资建议:出于审慎原则2020年按免税销售额提成确认收入,与免税经营商谈判尚在进行中。 公司2020H2确认免税收入仅1900万左右,叠加广告收入环比下降44.3%,导致下半年净利润亏损扩大至13亿,但最坏时刻已过。 下调公司2021/22/23年EPS预测为-0.16/0.23/0.44元(原预测21/22年0.16/0.43,2023年为新增),不考虑免税谈判,2025年公司有望实现30亿以上净利润,按照疫情前5年估值中枢16~17x,看好中期600亿港元目标市值,维持“买入”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