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港证券-银行行业研究周报:商业银行三季度监管数据点评-211122

《申港证券-银行行业研究周报:商业银行三季度监管数据点评-211122(1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申港证券-银行行业研究周报:商业银行三季度监管数据点评-211122(13页).pdf(1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每周一谈:商业银行三季度监管数据点评事件:2021年11月16日,中国银保监会公布了21Q3主要监管指标。 2021年前三季度商业银行总资产余额2.84万亿元,同比增长8.3%,实现净利润1.69万亿元,同比增长11.5%。 盈利能力提升,各家分化加大。 2021年前三季度,商业银行实现净利润1.69万亿元,同比增长11.5%,增速与21H1相比提升0.3pct。 其中21Q3单季净利润同比增长12.2%,增速与21Q2单季相比下降11.2%,主要是20Q2受疫情影响,商业银行大幅计提拨备导致的低基数效应在20Q3消退,分银行类别来看:国有行/股份行2021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13.6%/12.7%,增速与21H1相比上升0.6pct/0.9pct。 城商行/农商行2021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0.37%/8.4%,增速比21H1下降4.2pct/1.4pct。 其中城商行是所有类别银行中净利润增长最缓慢的,也是增速下降最快的。 而从上市城商行披露的三季报来看,上市城商行净利润同比增长17.5%,增速比21H1提升2.1pct,说明非上市城商行普遍面临较大的压力。 结合上市银行三季报情况来看,长三角、珠三角和成渝经济圈的区域性银行普遍表现更为优秀,区域分化仍在加大。 净息差小幅提升,但未来存在压力:2021年前三季度商业银行净息差为2.07%,环比提升1bp。 从贷款端来看,虽然三季度以来对公贷款需求持续走弱导致对公贷款利率承压,但一般下半年银行会着重加大零售贷款的投放,因此三季度高息贷款的比重增加。 从负债端来看,主要是受益于政策红利,为了引导银行支持实体发展,减少企业负担,监管引导银行负债成本下降以降低贷款利率,例如三季度央行降准释放了低成本资金以及存款定价机制改革、压降高息结构性存款等等措施。 未来商业银行净息差或面临一定压力,考虑到经济下行压力仍在,在降低实体融资成本的要求下和货币边际转宽的情况下,商业银行生息资产收益率或处于下行的通道,而负债端成本相对刚性,净息差存在下行压力。 地产政信政策趋紧,银行规模增速趋缓。 2021年前三季度商业银行总资产规模同比增长8.7%,增速与21H1相比下降1.1pct,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2.2%,增速与21H1相比下降0.5pct。 一方面受到经济下行,实体贷款需求不足的影响,另一方面受到政策调结构收紧房地产和政信平台贷款影响,银行扩表速度放缓。 考虑到目前房地产调控政策边际变松,加之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提速,10月社融已经触底回升,往后银行扩表有望提速。 资产质量改善,拨备覆盖充足:截至2021Q3,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75%,环比下降1bp,关注贷款占比2.33%,环比下降3bps,经过近几年加大不良认定和处置力度,银行不良包袱有所减轻,资产质量进一步改善。 截至2021Q3,商业银行拨备覆盖率197%,环比提升3.76pct,其中国有行/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拨备覆盖率分别为232.6%/206.7%/197.2%/131.7%,分别环比变化+7.2pct/-1.7pct/+5.7pct/+2.2pct,仅股份行拨备覆盖率环比下降,其他银行风险抵补能有有所增强。 我们预计未来商业银行不良可控,资产质量继续呈现改善趋势。 一方面是因为过去几年不良处置较为充分,银行资产质量与历史比相对处于比较干净的水平。 另一方面因为地产调控政策边际放松加之货币边际宽松,大规模风险出现的概率降低。 投资策略:整体来看,商业银行前三季度监管数据表现较为优秀,风险点主要在于宏观经济增速的放缓以及结构性调控政策的严格,往后看随着政策出台释放维稳信号并托底经济,市场对于银行资产质量的悲观预期或得到修正。 建议关注基本面优秀、三季报超预期的银行,比如:邮储银行、招商银行、平安银行、宁波银行、常熟银行等。 风险提示:政策风险;宏观经济复苏不及预期风险;全球新冠疫情持续恶化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