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证券-食品饮料行业:春糖举行在即,白酒板块迎来情绪提振良机-210329

《民生证券-食品饮料行业:春糖举行在即,白酒板块迎来情绪提振良机-210329(4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生证券-食品饮料行业:春糖举行在即,白酒板块迎来情绪提振良机-210329(44页).pdf(4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4月模拟组合:五粮液(25%)、燕京啤酒(25%)、天润乳业(25%)、甘源食品(25%)。 月初至今,我们3月模拟组合(伊利股份、燕京啤酒、养元饮品、甘源食品)综合收益率为-1.05%,跑赢上证指数(-2.59%)、沪深300指数(-5.60%)和中信食品饮料指数(-4.78%)。 白酒:行业进入停货挺价期、价盘有望持续向上,同时本周成都春季糖酒会举行在即,板块情绪迎来提振良机。 自去年12月行业进入春节旺季前控量挺价期以来,茅台批价持续见新高,板块情绪不断得到提振。 尽管春节前后飞天批价相对于高点3300元有所回调,但目前仍维持在3200元附近高位。 受茅台批价回落及节前渠道放货影响,五粮液节前批价有10-20元的小幅回调,但从量价匹配角度来看,得益于春节消费氛围旺盛以及茅台供需缺口放大,五粮液动销表现堪称上佳,节后批价也受益于茅台价格向好逐步向千元大关靠拢(目前批价多在980-1000元)。 次高端方面,得益于厂商对疫情良好预判、提前备货及对商务团购、小型宴请等渠道的良好把握,强势次高端品牌如汾酒、剑南春、洋河梦之蓝等均有良好表现。 得益于基本面方面的良好反馈及市场风格配合,去年12月以来至春节前的2个半月时间白酒板块涨幅累计超45%,短期涨幅过大叠加市场风格切换使得板块出现较大回调。 我们认为,节前高端白酒需求旺盛、经销商备货积极性强;春节期间动销表现正常,基本摆脱疫情影响,高端品牌以及头部次高端品牌渠道库存去化正常,行业一季报整体展望向好,行业逻辑未见改变,板块趋势仍大概率维持景气。 3月份开始行业逐步进入控量挺价期,未来一个季度价格端向好逻辑将成为板块主要利多因素。 叠加对一季报预期向好及本周即将举行的成都春季糖酒会,我们判断板块热度将有望逐步回温。 投资建议方面,我们仍重点推荐增长确定性组合:推荐贵州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山西汾酒核心组合,同时关注洋河股份+今世缘+古井贡酒组合。 乳制品:行业竞争态势趋势性趋缓确定性持续走高,看好全国化品牌及一线城市品牌21Q1业绩表现;奶价短期回调属淡季正常情况,预计全年仍是温和上涨态势。 展望2021年,我们认为在疫情相对得控假设下,原奶成本上涨将相较于2020年温和且可预测;企业近年加大奶源布局建设,持续提升自控比例以保证供给及生产稳定。 下游方面,高端产品线预计在低基数情况下实现温和复苏,在价方面部分对冲对上游原奶压力;中低端产品线竞争预计也将大概率放缓,因此判断行业竞争趋缓逻辑有望在2021年真正兑现。 节前,由于市场担忧疫情对行业需求的扰动,板块调整明显。 但实际情况看,因疫情控制得力,行业需求基本恢复正常化,在去年同期低基数情况下有明显增长。 预计伊利、蒙牛两强及一线城市本地品牌(如三元、光明、燕塘)春节期间弹性显著好于大部分地方品牌。 一方面,20Q1疫情冲击全国化品牌更明显(全国品牌礼赠属性较强的高端产品占比较高);其次20Q1地方品牌得益于需求基本盘稳定、生产运输受疫情影响相对较少而受损相对较低;再次,今年春节因就地过年政策导致一线城市留驻人口显著高于去年,因此我们看好21Q1全国品牌及一线城市本地品牌(光明、燕塘、三元)等公司业绩表现。 此外,去年春节后的2-4月渠道处于去库存状态,行业收入端及费用端均持续遭受疫情影响。 而得益于今年春节动销正常化,预计春节后渠道备货也将趋于正常化,因此预计各公司收入端及利润端均有良好表现。 此外,节后奶价有所回落,这其实属于供需恢复正常化的常态情况(供给相对稳定但需求进入淡季)。 推荐排序:伊利股份+天润乳业+燕塘乳业+新乳业+光明乳业,同时关注受益于奶价确定向上涨的港股标的――现代牧业。 调味品:B端需求底部复苏大概率推动行业需求改善,2021年行业竞争有望走出前紧后松态势。 展望2021年,如疫情无大的反复,得益于餐饮端需求同比、环比持续修复,行业需求将持续向正常化迈进。 21Q1在20Q1低基数(春季备货前置+疫情冲击)下高弹性及成本压力带来的提价预期(直接或间接)将是板块两大核心逻辑。 提价预期:在成本上涨与需求复苏交织背景下,行业提价预期强烈。 尽管年初海天官宣2021年将不会直接提价,但判断其仍将大概率通过缩减费用投放的方式实现间接提价。 需求修复:由于低基数效应与餐饮回暖,判断2021年以B端渠道为主的企业收入端弹性较大。 竞争趋缓,但节奏应是前紧后松:基于成本压力与需求修复,判断行业竞争态势将稳步趋向放缓,节奏上判断是前紧后松。 因此,在行业竞争短期加剧的情况下,龙头增速或未必能及时显现高弹性增长。 但以更长时间维度看,龙头基于强力收入诉求将持续对中小企业施压,行业集中度提升趋势不可逆。 重点关注低基数及改革推动2021年收入端有望体现高弹性的标的,推荐排序:中炬高新+恒顺醋业+涪陵榨菜+海天味业。 啤酒:1-2月规上企业销量增长超60%,预计外资表现好于内资。 2021年1-2月中国规模以上啤酒企业累计产量504.7万千升,同比+61.0%。 得益于去年同期(尤其是2月)超低基数,行业产量数据表现亮眼,预计3月增速环比将有所走弱(去年3月开始行业进入补库存阶段)。 同时我们判断21Q1外资厂商销量表现将好于内资。 由于去年年初夜场、餐饮等即饮渠道几乎停滞,而外资品牌即饮渠道占比显著高于内资,因此我们判断百威、嘉士伯、喜力等外资品牌在今年前2个月的销量增速表现好于平均数,预计主要在60-100%区间;内资品牌增速则预计大部分在平均数之下,主要集中于35-50%区间。 展望2021年全年,预计在2020年低基数情况下行业产销有望实现恢复性增长,不过全年来看预计仍将是外资整体表现好于内资。 行业成本压力(包材及大麦成本)于2021年将更加明显,而龙头对高端化及利润诉求加强,行业竞争有望整体性趋缓。 推荐排序:燕京啤酒+青岛啤酒+重庆啤酒+珠江啤酒组合,重申燕京啤酒基本面有望迎来拐点,并关注港股华润啤酒、百威亚太。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不达预期、疫情持续时间超预期、业绩不达预期、食品安全问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