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航证券-宏达电子-300726-2020年年报点评:下游需求旺盛,军、民线条双丰收-210326

《中航证券-宏达电子-300726-2020年年报点评:下游需求旺盛,军、民线条双丰收-210326(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航证券-宏达电子-300726-2020年年报点评:下游需求旺盛,军、民线条双丰收-210326(5页).pdf(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事件:公司发布2020年年报,2020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01亿元,+65.97%),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4.84亿元,+65.12%),扣非后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4.34亿元,+78.68%),综合毛利率(69.15%,+2.42pcts)。 ◆投资要点:下游需求旺盛,军、民线条双丰收。 公司是以钽电容为主的电子元器件生产企业,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在2020年中国电子元件百强企业排名中位列第29名。 2020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01亿元,+65.97%),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4.84亿元,+65.12%),综合毛利率(69.15%,+2.42pcts)。 “十三五”末期军工订单落地叠加“十四五”初期电子元器件需求提升,进一步推进公司高可靠电容器收入大幅上升。 另一方面,2020年受全球新冠疫情影响,外企出现停产、减产情况,大量订单转向国内厂商,民用电子元器件需求上升。 公司积极应对外部影响,民品订单和收入增量明显。 费用方面,公司整体营收增加,伴随员工工资及奖金增加导致销售费用(1.79亿元,+55.08%)与管理费用(1.08亿元,+56.14%)大幅增加。 银行利息的减少导致公司财务费用(-229.22万元,-56.76%)的回落。 报告期间,公司积极投入研发项目,研发费用(0.82亿元,+44.18%)大幅增加,目前大容量小型化金属外壳封装铝电容器、耐高温150℃高分子片式钽电容等产品项目进入批量试产阶段。 由于下游需求强劲,公司积极备货,存货(5.73亿元,+64.63%)快速上升,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14.29亿元,+44.96%)余额较大,未来在公司回款后经营性现金流净额(2.57亿元,+210.81%)将进一步得到扩充。 电子元器件景气度持续提升,公司钽电容收入创新高。 2020年公司钽电容营业收入(8.57亿元,+43.14%),占比61.20%,其中非固体电解质钽电容营业收入(4.94亿元,+42.77%),占比35.28%,毛利率(81.22%,+2.43pcts);固体电解质钽电容营业收入(3.63亿元,+43.65%),占比25.92%,毛利率(56.07%,+0.03pcts)。 公司作为国内军用钽电容核心生产企业之一,产品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船舶和兵器等军工领域。 2020年正值十三五规划最后一年,订单大规模释放,高能混合钽产品全年营业收入接近5亿元,再创新高。 另一方面,由于海外疫情造成的部分企业停产、减产叠加5G通信、人工智能等行业崛起加大了对民用电子元器件的需求,导致供需不平衡,引发电容器价格上涨,大量订单转向国内厂商,公司民品业务受益。 另外,公司加大对民用钽电容的投入。 2020年3月公司在湘乡投资建设了以钽电容为主的民用电子元器件生产基地扩建项目,扩产后公司营收将得到进一步增长。 目前我国的安全实力与经济实力相比还不匹配,“十四五”作为实现2027年建军百年奋斗目标关键时期,下游军品有望大规模列装。 随着国家对强军目标的不断推进,信息化、智能化建设将不断深入,电子元器件市场将不断扩大,公司业绩有望保持高速增长。 非钽电容业务增速强劲,陶瓷电容、微电路模块业务为公司带来新动能。 2020年公司非钽电容营业收入(5.44亿元,+121.76%),占比38.80%。 公司2014年开始布局多层陶瓷电容器,主要研发具有代表性的高Q、竖向金电极产品等高端化、差异化的产品。 2020年,陶瓷电容器营业收入(1.22亿元,+62.19%),逐渐成为公司成长的新动力。 与此同时,微电路模块营业收入(1.14亿元,+109.43%)大幅增加,为业绩上涨提供有力支撑。 另外,公司通过外延并购和扩产的方法,逐步扩充公司产品品类和产能,为实现规模化升级打造基础。 2020年公司通过收购成都卓芯,引入制射频芯片等产品,并投资建设株洲电子元器件生产基地,扩充MLCC、SLCC、环形器隔离器、电源微电路模块等几大类产品产能,未来非钽电容收入将进一步提高。 ◆投资建议公司作为钽电容行业领先企业,近年来在主业地位稳固的同时不断拓展新的收入爆发点。 我们认为随着“十四五”的发展,对信息化、智能化的要求将不断提高,上游电子元器件需求将实现模性提升,公司业绩有望持续高速增长。 我们预计公司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51亿元、8.54亿元和10.16亿元,EPS分别为1.63元、2.14元和2.54元,对应PE分别为40.0、30.4、25.6倍,给予“买入”评级,并给予公司2021年PE47倍,对应目标价76.61元/股。 风险提示: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余额较大的风险;全球新冠疫情缓解存在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