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证券-银行业三部委出台《关于防止经营用途贷款违规流入房地产领域的通知》点评:经营贷资金违规入楼市遭严查,“真普惠”金融支持力度将加大-210328

《光大证券-银行业三部委出台《关于防止经营用途贷款违规流入房地产领域的通知》点评:经营贷资金违规入楼市遭严查,“真普惠”金融支持力度将加大-210328(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大证券-银行业三部委出台《关于防止经营用途贷款违规流入房地产领域的通知》点评:经营贷资金违规入楼市遭严查,“真普惠”金融支持力度将加大-210328(4页).pdf(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事件:3月26日,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发布《关于防止经营用途贷款违规流入房地产领域的通知》(简称《通知》),《通知》从加强借款人资质核查、加强信贷需求审核、加强贷款期限管理、加强贷款抵押物管理、加强贷中贷后管理、加强银行内部管理等方面,督促银行业金融机构进一步强化审慎合规经营,严防经营用途贷款违规流入房地产领域。 点评:三部委联合发布《通知》遏制经营贷违规入楼市,政策站位高政策出台背景之一:加大普惠小微金融支持与房地产融资宏观审慎管理政策叠加,导致部分信贷资金借道经营性贷款进入房地产市场,引发了监管高度重视。 去年以来,疫情影响下,国家对普惠小微金融支持力度持续强化,小微企业融资“增量、扩面、提质、降本”。 据银保监会数据,截至2020年末,全国小微企业贷款余额42.7万亿元,其中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5.3万亿元(YoY+30.9%),2020年新发放的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为5.88%,比2019年下降0.82个百分点。 12月新发放普惠小微贷款的利率是5.08%,比上年同期下降0.8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我国房地产融资延续了2019年以来的“稳中从紧”政策基调,在增量占比和增速两个维度进行了有效控制。 据4Q20《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截至2020年末,全国主要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余额49.6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1.6%;其中个人住房贷款余额34.5亿,较年初增长14.5%。 2020年12月,新发放个人住房贷款加权平均利率5.34%,较年初下降28BP;相较12月新发放普惠小微贷款5.08%的利率高26BP。 以上情况显示出:一方面,针对普惠小微贷款而言,考虑到监管对于普惠小微的增量贷款要求和普惠小微企业的现实风险状况,贷款定价与风险压力存在匹配难度。 尤其是对于普惠小微企业中长期贷款而言,发放无抵押信用贷款风险较高。 另一方面,按揭贷款的高定价与普惠小微企业的低定价形成水位差,同时,通过经营性贷款实施“房抵贷”业务能够绕开首付比例、房地产融资规模调控等政策要求,因此促成了一些企业和个人违规将经营用途贷款投向房地产领域。 再叠加部分城市近期房价上涨形成正反馈,经营贷资金违规流入楼市行为有所强化。 政策出台背景之二:我国经济在疫情之后率先复苏,且经济复苏势头强劲,此时进行规范调控对经济冲击小,更能促进“紧信用”环境下资金扶持“真普惠、真小微”,避免资金脱实向虚。 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1Q20例会提出“国内经济发展动力不断增强,积极因素明显增多”,并指出“加大再贷款再贴现支持普惠金融力度,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创新、小微企业和绿色发展等领域的支持”。 结合2021年总体信用环境偏紧形势来看,在贷款需求旺盛、供给相对受控的环境下,需引导信贷资源重点支持关键领域并防止过多金融资源流向房地产。 此次《通知》特别指出“近期一些企业和个人违规将经营用途贷款投向房地产领域问题突出,影响房地产调控政策效果,挤占支持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发展的信贷资源。 ”针对资金借道经营贷进入房地产市场的情况,今年以来央行、银保监会对多地商业银行进行抽查,和要求自查(重点城市检查情况见表1)。 现阶段,在多地已经采取检查的情况下,仍由银保监会、住建部、和人民银行共同发布《通知》,一方面说明政策对于违规信贷资金流入楼市的重视,另一方面也从侧面证明问题状况比较突出。 有必要出台强力文件,控制资金违规绕道进入房地产市场,推高房地产资产价格。 风险提示:国内经济回暖不及预期,导致经营贷需求不足或资产质量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