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安证券-光威复材-300699-预付大增彰显干劲满满,项目投产昭示业绩新篇-210330

《华安证券-光威复材-300699-预付大增彰显干劲满满,项目投产昭示业绩新篇-210330(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安证券-光威复材-300699-预付大增彰显干劲满满,项目投产昭示业绩新篇-210330(4页).pdf(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事件描述3月29日,公司公告2020年年报。 据公告,2020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6.42亿元,上年同期实现归母净利润5.22亿元,同比增长22.98%。 年报业绩符合预期,预付款大幅增长预示下游高景气度受益于航空、航天以及高端装备对碳纤维需求的稳定增长、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应用领域的快速拓展,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1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3.3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4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2.98%;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归母净利润5.6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3.33%。 其中,以军品业务为主的碳纤维(织物)板块实现销售收入10.7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5.11%,风电碳梁业务实现销售收入7.1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61%。 公司2020年财务费用较上年同期增长143.72%,系汇率波动形成汇兑损失同比增加950万元所致;研发费用增长44.27%至2.7亿元,占总营收比例由11.08%提升至12.96%,系公司M40X、M65J级、T1100级等碳纤维的研发及T800级、T1000级、M40J级、M55J级等碳纤维产品或项目的验证,反映出公司正积极储备新一代技术,力图扩大相关产品生产能力抓住建筑补强板和压力容器等领域快速发展机遇,抢占市场。 公司2020年预付款为6329.6万元,相较2019年的1637.8万元增长了286.48%,反映下游需求旺盛,公司正积极备产备货组织生产军民融合干湿法碳纤维项目已建成试车,将有力推动今年业绩增长3月24日公司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透露,募投项目2000年/年干湿法工艺生产碳纤维生产线已经建成并在试车,今年会逐步实现达产,叠加2000吨/年高强高模型碳纤维产业化项目已经在2020年上半年通过验收,预计产能完全释放后,将新增4亿元产值。 预浸料生产使用的大部分产品为“干湿法纺丝工艺”生产的GQ4522(T700级)碳纤维,规格为12K和24K,此工艺具有生产速度快、效率高及成本低等特点。 公司经过艰苦研发,实现了500米/分钟级原丝纺丝速度的稳定运行,并于2019年3月通过了有关部门组织的技术鉴定,该产业化技术成为国内首创,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因而公司将一部分募投资金投入“军民融合高强度碳纤维高效制备技术产业化项目为公司募投项目”,意图采用干湿法纺丝工艺生产高强度碳纤维,大幅降低公司碳纤维单位生产成本,优化公司产品结构。 但由于该技术难度大,为使工艺技术储备更加完善,因而延迟至今年年初达产。 实控人变更为家族内部财产安排,不影响公司经营2021年2月,公司实控人之一王言卿将其持有的光威集团39.89%的股权转让给陈洞,将其持有的光威集团27.70%的股权转让给陈亮,转让完成后,陈亮和陈洞分别持有光威集团39.89%股权,王言卿与陈亮、陈洞均为母子关系。 2021年3月7日,陈亮、陈洞签署了《一致行动及股权表决权委托协议》,陈洞与陈亮保持一致行动,并将其持有的光威集团全部股权表决权委托给陈亮行使。 本次权益变动完成后,陈亮直接持有光威集团39.89%股权,拥有光威集团79.77%表决权,并通过光威集团简间接持有光威复材14.89%的权益,由于陈亮此前亦为公司实控人之一,因此可保证相关经营方针、政策的延续性,同时亦符合关行业监管规则《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保密资格认定办法》规定,不影响相关涉军涉密业务。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51、10.71、13.73亿元,同比增速为32.6%、25.8%、28.2%。 对应PE分别为44.33、35.23、27.49倍。 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风电碳梁业务拓展不及预期;军品业务订单波动风险;新增项目进展及产能释放不及预期;民品需求降低、市场竞争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