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研报附件
光大证券-小米集团-1810.HK-立项智能汽车业务事件点评:电动车驱动第二成长曲线,品牌+渠道+AIoT生态价值放大-210331.pdf
大小:1166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光大证券-小米集团-1810.HK-立项智能汽车业务事件点评:电动车驱动第二成长曲线,品牌+渠道+AIoT生态价值放大-210331

光大证券-小米集团-1810.HK-立项智能汽车业务事件点评:电动车驱动第二成长曲线,品牌+渠道+AIoT生态价值放大-210331
文本预览:

《光大证券-小米集团-1810.HK-立项智能汽车业务事件点评:电动车驱动第二成长曲线,品牌+渠道+AIoT生态价值放大-210331(11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大证券-小米集团-1810.HK-立项智能汽车业务事件点评:电动车驱动第二成长曲线,品牌+渠道+AIoT生态价值放大-210331(11页).pdf(11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要点事件:小米公告公司董事会正式批准智能汽车业务立项。

公司拟成立一家全资子公司,负责智能电动汽车业务,首期投资为100亿元人民币,预计未来10年投资额100亿美元。

CEO雷军先生将兼任智能电动汽车业务的首席执行官。

智能电动车是AIoT时代小米生态的完美补充:展望IoT时代将由几个强黏性硬件终端、以及众多弱黏性硬件终端共同构成流量入口。

小米已经成长为全球最大智能硬件IoT平台,以手机这一超强黏性终端为核心,配合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等多终端的联动性,正式切入智能电动车领域有望实现在IoT时代主要强黏性硬件终端及流量入口的完整布局。

电动车市场空间显著高于可穿戴及家居设备,驱动小米的第二成长曲线:公司现阶段主业智能手机及IoT业务分别通过市场份额提升、大家电品类攻克有望驱动整体业绩快速增长。

但是,手机业务伴随份额抬升天花板显现后仍将不可避免地面临增长持续性问题,IoT业务具备品类分散、单品类价值量低的属性。

智能电动车单车价值量显著更高,市场空间显著高于可穿戴设备及智能家居类产品,有望大幅抬升小米可触及的增长天花板,驱动公司的第二成长曲线。

小米造车能实现既有品牌/渠道优势延伸,未来产品能力等待验证,短期考验硬件整合能力,中长期软件生态占优:电动车终端销售业务将围绕品牌、渠道、产品三大维度展开较量。

1)品牌:小米作为消费电子品牌影响力强势,受众基础广泛,有助前期推广,但切换至汽车耐用品领域更需强调安全可靠性、需做印象转化;2)渠道:小米线下渠道加强以及大型商厦旗舰-]店布局,正好适合电动车销售;3)产品:芯片等核心硬件配置、AI算法能力、以及未来的软件应用生态将为主要竞争要素。

公司自研芯片能力基础偏弱,但在核心芯片采购能力占优、国产汽车供应链完备将助力小米从0到1突破。

小米相比传统车企、造车新势力而言软件能力突出,而相比苹果、百度等企业在AI算法能力及数据积累基础暂时较为薄弱;在软件生态方面,小米尚未具备自主OS系统能力,基于小爱同学APP以及自有生态链模式来实现oT平台生态扩容,基于多场景布局积累可实现更好的联动协同性,能够大幅提升用户体验,AloT生态协同性将显著占优。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我们维持21-22年non-GAAP净利润预测分别为167/232亿元,对应同比增速分别为289%/39%。

小米特有的生产流通模式成就了高效率的智能硬件零售公司,渠道+平价品牌底层优势稳固,高端破局、国际化市场拓展、loT时代新品类扩张等机会逐步兑现,基本面内生持续增长空间广阔。

维持目标价34港币(对应21/22年42/30倍PE),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手机份额扩张不及预期;海外市场拓展不及预期;互联网变现不及预期;美国相关管制政策升级。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