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证券-东方航空-600115-2020年报点评:全年亏损118亿元,北京大兴转场已完成-210331

《浙商证券-东方航空-600115-2020年报点评:全年亏损118亿元,北京大兴转场已完成-210331(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商证券-东方航空-600115-2020年报点评:全年亏损118亿元,北京大兴转场已完成-210331(5页).pdf(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报告导读东方航空发布2020年年报,公司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586亿元/-51%,归母净利润-118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为-127亿元。 其中Q4,实现收入163亿元/-40%,归母净利润-27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31亿元。 投资要点运力供给:21-23年飞机引入节奏加快,子公司开始运营国产飞机ARJ212020年飞机引进速度慢于原规划,21-23年引入节奏明显加快。 新冠疫情导致航空业需求大幅萎缩,全球航司纷纷大幅削减运力,2020年东航引入13架飞机、净增2架飞机(2019年报披露2020年规划引入46架);根据2020年年报,公司计划2021-23年分别引入43、52、57架飞机,分别净增34、43、41架飞机,而2019年报披露21-22年分别计划引入13、10架飞机,新规划引入节奏明显加快。 截至2020年末,公司运营着725架客运飞机(不含托管公务机),主力机型平均机龄约7.1年(国航、南航机队平均机龄分别为7.7、7.2年)。 2020年,公司成功组建一二三航空,当年引进3架国产ARJ21飞机。 21夏秋航季,除京沪快线保留在北京首都机场运营外,公司在京其他航班全部转场至大兴机场运营,北京机场即将进入时刻扩张期,公司有望进一步拓展在京市场份额。 经营数据:9月国内线ASK、RPK同比增速回正,国际线低位徘徊2020年9月起国内线ASK、RPK同比增速回正,国际线恢复拐点暂未出现。 2020年,公司ASK、RPK、客座率、旅客运输量同比分别下降44%、52%、43%、11.5pct。 1)国内航线方面,由于国内疫情防控措施得力有效,中国民航自20Q2以来行业生产运输规模稳健回升,公司2020年旅客运输量占总量的比重达到96%,全年ASK、RPK、客座率、旅客运输量同比分别下降22%、33%、11.8pct、34%,其中ASK、RPK同比增速均于9月回正;受疫情小范围反复影响,20年12月-21年2月ASK、RPK较19年的增速为负。 2)国际及地区航线方面,在民航局政策管控下暂未现恢复拐点,12月ASK、RPK同比分别下降95%、97%。 截至3月29日,我国累计接种新冠疫苗1.1亿剂次(接种率7.86%),全球累计接种5.6亿剂次(接种率约7.24%)。 随着国内外加快推进疫苗接种,我们认为国际航班管控有望松动。 收益端:取得补贴收入54亿元,全年亏损118亿元20Q3环比大幅减亏,Q4受冬季疫情影响亏损环比扩大。 新冠疫情对全国航空出行市场需求的持续增长形成了暂时的抑制,20Q2起国内疫情基本得以稳定,20Q3现明显恢复态势。 2020年,公司实现营收收入586亿元/-51%,整体客公里收益0.213元/-39%,国内线客公里收益0.419元/-18%;归母净利润-118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为-127亿元。 其中,由于冬季疫情出现小范围反复,导致Q4表现不及Q3,Q4实现收入163亿元/-40%,归母净利润-27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31亿元。 其他收益方面,2020年公司共取得补贴收入54.5亿元/-15%,其中从地方政府取得的合作航线收入36.5亿元/-33%,从相关主管部门取得的航线补贴3.7亿元/+5%,其他补贴收入13.3亿元/+148%。 投资收益方面,2020年取得投资收益-0.8亿元,同比减少4.5亿元,主要是由于受疫情影响,公司联营和合营投资企业收益减少所致。 成本端:RPK下降52%导致成本大幅减少,取得汇兑收益25亿元2020年受疫情影响,旅客出行需求大幅下降,公司RPK下降52%,各项成本均大幅减少。 2020年,公司营业成本为708亿元/-34%;其中燃油成本138亿元/-60%,主要是由于公司加油量同比下降38%减少航油成本132亿元,平均油价同比下降34%减少航油成本72亿元;起降费、餐食及供应品费用分别为93亿元/-43%、16亿元/-57%,主要是由于RPK大幅下降以及公司改变配餐方式等原因所致;职工薪酬170亿元/-14%,主要是由于航班量减少,空勤人员薪酬下降所致;飞发及高周件折旧190亿元/-4%,主要是由于RPK下降,组件折旧减少所致。 当年单位ASK扣油成本0.423元,同比下降0.6%。 期间费用方面,2020年,公司销售费用为32.2亿元/-49%,主要是由于受疫情影响,公司航空运输业务量减少,相应的代理业务手续费及订座费下降;管理费用为34.7亿元/-8%,主要是由于疫情下公司业绩受到重大影响,员工薪酬支出同比减少11%所致;财务费用为26.2亿元/-59%,主要是由于当年实现汇兑收益25.0亿元,而19年同期为汇兑损失9.9亿元。 积极拓宽融资渠道,维持现金流稳定由于业绩受到重大影响,公司积极筹措资金以维持现金流稳定。 2020年累计发行人民币772亿元超短期融资券和人民币20亿元公司债,确保现金流满足公司生产经营需要,当年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14亿元,去年同期为-234亿元。 截至2020年末,公司短期借款为220亿元,较上年年末增长898%;其他流动负债中的超短期融资券余额为26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3%;长期借款为13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44%;资产负债率为79.85%,较上年上升4.73pct。 拟向控股股东东航集团定增108亿元。 2020年10月,东航集团签订310亿元增资协议,深化股权多元化改革。 2021年2月,公司与控股股东东航集团签署定增协议,拟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人民币108.28亿元,发行数量不超过本次非公开发行前公司总股本的30%;募集资金将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债务,可改善公司资本结构,降低资产负债率,缓解公司因资金需求而实施债务融资的压力,提升公司财务稳健性。 盈利预测及估值基于国内疫情的有效防控,我们认为21年国内市场需求迎来确定性复苏、国际航线管控有望松动,国际客流恢复拐点出现后,公司显现较大盈利弹性,结合油价走势,我们认为公司有望于22年扭亏为盈,预计21-23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3.2、10.7、61.6亿元,EPS分别为-0.57、0.07、0.38元/股,对应的PE分别为-10、84、15倍,考虑公司23年受疫情影响有限,我们给予公司23年15倍估值,对应目标价5.64元/股,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新冠疫情恢复不及预期,行业需求不及预期,油价、汇率大幅波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