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信达证券-凯赛生物-688065-聚酰胺即将量产,碳中和目标下生物基材料大有可为!-210331

上传日期:2021-04-01 10:23:24 / 研报作者:张燕生洪英东 / 分享者:1005686
研报附件
信达证券-凯赛生物-688065-聚酰胺即将量产,碳中和目标下生物基材料大有可为!-210331.pdf
大小:558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信达证券-凯赛生物-688065-聚酰胺即将量产,碳中和目标下生物基材料大有可为!-210331

信达证券-凯赛生物-688065-聚酰胺即将量产,碳中和目标下生物基材料大有可为!-210331
文本预览:

《信达证券-凯赛生物-688065-聚酰胺即将量产,碳中和目标下生物基材料大有可为!-210331(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达证券-凯赛生物-688065-聚酰胺即将量产,碳中和目标下生物基材料大有可为!-210331(5页).pdf(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事件:北京时间2020年3月29日晚间,公司公布2020年年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9,719.14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1.87%,实现营业利润52,223.24万元,比上年同期减少11.3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5,767.21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4.43%。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40,120.02万元,同比下降12.91%。

点评:疫情影响逐渐消除,国内市场迅速拓展。

受到新冠疫情影响,2020年1-3季度,公司营业收入和利润均出现了同比下滑的情况,主要原因在于公司的产品海外销售占比相对较高,而在疫情影响下,对外出口受到一定的影响。

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2020Q4,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4亿元,同比增长4.59%,实现营业利润1.49亿,同比增长43.12%,疫情的影响逐渐消除。

而从分地区收入来看,2020年,公司国内业务收入比例达到50.71%,较2019年提高8个百分点,已经达到公司收入的一半,随着公司持续开拓国内市场,公司国内业务收入比例从2016年的27.7%提高至2020年的50.71%,国内市场增长迅速。

而从利润率来看,国内市场利润率也从2016年的43%提高至2020年的46.3%,与出口业务的毛利率进一步接近,公司在国内市场的开拓取得了显著的成果!聚酰胺即将量产,研发持续突破!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在生物法长链二元酸、生物基戊二胺及生物基聚酰胺功能材料等领域所积累的生物制造技术基础上持续研发,不断改进菌种及纯化工艺,提高生产效率,在高温聚酰胺获得进展。

2020年,公司新申请专利48个,获得专利43个,累计获得专利173项,2020年获得专利数量增长33%!根据公司年报披露,公司生物基戊二胺技术不断实现突破,目前公司位于金乡凯赛的千吨级生物基聚酰胺生产线已经开始小批量销售聚酰胺产品,主要供应客户进行试用和应用开发;位于乌苏材料产能10万吨/年的生物基聚酰胺生产线正在调试过程中,将于2021年中期开始量产。

以戊二胺为基础的生物基聚酰胺显示出在民用丝、工业丝、改性工程材料、复合材料等领域的应用潜力。

公司泰纶系列产品主要应用关于纺丝领域,ECOPENT系列包括从200℃到310℃熔点范围的多种产品,可应用于汽车、电子电器、高强复合材料、管材等领域。

除了新疆乌苏产能,公司依托山西合成生物产业生态园区优势,在太原地区投资建设4万吨/年生物法癸二酸项目,并结合政府政策及资金支持分期分步建设4万吨生物法长链二元酸、240万吨玉米深加工项目和90万吨生物基聚酰胺项目与下游配套项目,扩充产能的同时,实现公司产业链向下游延伸,提升公司整体竞争力。

碳中和目标之下,生物基材料大有可为!2020年,各国对碳排放提出新的要求,我国也提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在2060年前努力实现碳中和。

在此背景下,合成生物材料迎来了迅猛发展的契机。

相比于传统的化工依赖于煤或者石油为原料的化工合成路线,生物基法的材料为植物,植物中的碳来自于光合作用固化的空气中的碳,因此生产出相应的化学材料,如果不考虑中间过程中消耗的能源,相当于是减少了空气中的碳。

尤其是对于生物废弃物,从全球角度而言,都是一个处理的难点,公司拟将系统开发秸秆等农业废弃物的收储技术、预处理技术以及半纤维素和纤维素的水解糖化平台技术作为发展战略的一部分,一方面有效解决公司原材料来源问题,一方面有效解决了各地秸秆处理的负担!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1-2023年营业收入分别达到21.76、27.83、35.89亿元,同比增长45.34%、27.93%、28.95%,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6.9、7.57、9.08亿元,同比增长50.9%、9.7%、19.81%,2021-2023年摊薄EPS分别达到1.66元,1.82元和2.18元。

对应2021年的PE为48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1、新建产能投产不及预期2、新产品市场推广不及预期。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