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翰智库-中骏集团控股-1966.HK-“两翼”业务成拿地抓手,贡献超六成土储-210401

《亿翰智库-中骏集团控股-1966.HK-“两翼”业务成拿地抓手,贡献超六成土储-210401(7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亿翰智库-中骏集团控股-1966.HK-“两翼”业务成拿地抓手,贡献超六成土储-210401(7页).pdf(7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核心观点:2020年,中骏集团持续推进“一体两翼”战略,新增土地建筑面积超六成与两翼业务相关,土地成本大幅下降,在保障合理的投资扩张力度时亦减小了公司的资金压力,成功实现从黄档房企向绿档房企的跨越。 一、长三角深耕战略成效显著,业绩占比升至37.8%2020年,中骏集团正式跨入千亿门槛,标志着公司进入发展的新纪元。 其中长三角经济圈的深耕战略颇见成效,年内于上海、杭州、苏州及丽水等多个城市推出新盘,推动区域业绩快速提升,海峡西岸经济圈的业绩主要来源于厦门,受益于年内推出“天盈”、“天禧”两个新盘,总建筑面积达33.0万平米,销售金额同比大幅上升141.1%至183.5亿元,带动区域销售业绩增长。 二、“一体两翼”加强业态协同,新增土地成本下降22.6%受益于销售回款的增加,企业在融资渠道收紧的背景下投资力度保持稳定上升,2020年新增38幅地块,总建筑面积达1075.1万平米,同比上升9.7%,分布在上海、重庆、苏州、郑州等25个城市,其中14个为新进入城市。 此外2020年“百城计划”全面提速,新增14个世界城购物商场项目,六成土地与“一体两翼”战略相关,企业平均土地成本由4872元/平米大幅下降22.6%至3772元/平米。 三、运营能力有效提升,营业收入同比上升52.4%得益于结转项目的增加,2020年,中骏集团营业收入实现大幅增长,相对盈利指标出现下降,主要原因是受限价政策及疫情的影响,部分结转项目难以实现溢价,同时投资物业公允价值有所下降。 我们认为,随着疫情影响逐渐消退,投资物业的公允价值或将回升,促使企业相对利润指标随之改善;另外随着企业加入千亿俱乐部,规模效应将会放大利好,且“一体两翼”战略推进顺利,未来持有物业及管理物业的规模将得以扩张,为公司带来更稳定的现金流。 四、三道红线全部达标,融资成本下降0.2pct公司在保持合理的扩张速度的同时实现从黄档房企向绿档房企的跨越,可见公司财务运营能力的优秀,转为绿档房企后,稳健的财务结构将扩大公司的竞争优势。 融资方面,企业的加权平均融资成本下降0.2个百分点至6.5%,处于行业内中间水平。 此外中骏集团已于2021年1月向联交所提交分拆中骏商管上市的申请,上市带来的融资利好将助力企业融资成本进一步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