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航证券-航发科技-600391-2020年报点评:内贸平稳,外贸受疫情和贸易摩擦影响-210330

《中航证券-航发科技-600391-2020年报点评:内贸平稳,外贸受疫情和贸易摩擦影响-210330(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航证券-航发科技-600391-2020年报点评:内贸平稳,外贸受疫情和贸易摩擦影响-210330(5页).pdf(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事件:公司2020年营业收入27.21亿元(-19.58%),归母净利润为-1602.63万元(-170.98%),毛利率10.86%(-1.64pcts),净利率0.36%(-0.77pcts)。 公司2021年的营收目标为35.07亿元(+28.89%)。 投资要点:受疫情影响民机转包大幅下滑,业绩由盈转亏:受疫情影响,民机转包订单大幅下滑,公司2020年同比由盈转亏,实现营业收入27.21亿元(-19.58%),归母净利润为-1602.63万元(-170.98%),扣非归母净利润-4440.23万元(-2201.88%)。 毛利率10.86%(-1.64pcts),净利率0.36%(-0.77pcts),ROE加权-1.10%(-2.66pcts)。 费用方面:销售费用(2416.31万元)下降25.00%,主要受疫情影响;管理费用(1.61亿元)下降2.18%;财务费用(4395.68万元)下降40.68%,主要为公司压降带息负债,利息支出同比减少;研发费用(6552.23万元)下降11.07%,营收占比2.41%。 业务方面:公司主要业务为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零部件的研发、制造、销售、服务,包含内贸航空及衍生产品、外贸转包产品两个业务板块,内贸航空、外贸产品、航空轴承三大产品。 报告期内,内贸航空实现营收16.73亿元(-3.71%),毛利率12.91%(+1.74pcts),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显示公司内贸业绩保持稳定;外贸产品实现营收9.55亿元(-37.15%),毛利率4.52%(-8.53pcts),受国际疫情影响严重;工业民品实现营收5676.08万元(-36.83%),毛利率11.06%(+11.67pcts),因聚焦主业需求,公司近年来持续收缩该部分业务体量。 子公司方面,2020年,中国航发哈轴实现营收与净利润分别为4.77亿元(+12.94%)与0.51亿元(+63.43%),主要系公司所生产的航空轴承附加值较高所致;法斯特实现营收与净利润分别为0.93亿元(+0.23%)和0.10亿元(+96.30%)。 资产方面,报告期内,公司货币资金5.06亿元(+94.97%),主要为公司预收合同款增加所致;存货25.19亿元(+23.48%),占总资产43.36%;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6.58亿(-34.05%),占总资产11.32%,主要因公司本年转包收入大幅下滑,转包应收账款减少。 现金流方面: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量净额为7.91元(+1.67%);投资活动产生现金流量净额为-1.50亿元(-15.76%),主要因购建固定和无形资产等长期资产所致;筹资活动产生现金流量净额为-3.68万元(+43.01%),主要为本期偿还借款减少。 内贸和外贸产品“双轮驱动”,构成公司长期稳定均衡发展格局内贸方面,公司的业务量和盈利能力保持稳定。 我国内贸航空产品的生产加工主要归属于少数几家航空发动机生产企业,基于任务分工的安排不存在行业竞争,公司相关市场占有率均为100%。 2020年,公司前五名客户销售额17.94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65.92%;其中前五名客户销售额中关联方销售额12.12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44.54%。 从近几年全球的运输周转量来看,未来我国商业航空发动机需求量将越来越大。 与此同时,随着国家“两机”重大专项推进,以及国产替代需求强烈,国内航空发动机行业将迎来新的发展空间,公司有望受益。 外贸方面,公司民用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零部件产品主要向部分国际知名发动机公司提供,转包业务拥有机匣、叶片、钣金、轴类产品专业制造平台。 2020年,在国际疫情严重和中美贸易摩擦双重不利的外界环境下,公司仍然在战略上基本稳住了转包业务的均衡发展。 全年新品试制启动40项,计划完成33项,实际完成40项,完成率121%。 受国内原材料价格和人工成本上涨影响,叠加市场激烈竞争等因素,为应对未来外贸转包持续盈利能力将逐步下滑的可能,公司正积极转型升级,将巩固传统优势,推动重点产品系列化和产品价值高端化。 投资建议:公司作为国内主要航空发动机零部件研制生产企业,聚焦发展内贸航空及衍生产品和外贸产品两大业务,形成长期均衡的发展格局。 公司承接的内贸航空装备目前都是航空装备建设急需的产品,国家对航空装备的动力需求尤为迫切,尽快实现航空发动机的自主保障和发展变得尤为重要。 随着系列产品的上量交付,公司将在未来的发展中获得更多的机遇。 虽然2020年受疫情不利影响业绩由盈转亏,但我们认为长期来看,公司未来业绩还是会受益于国家政策驱动和行业需求强劲,实现稳定可持续的增长。 我们预测公司2021、2022、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44亿元、1.08亿元、1.34亿元,EPS为0.13元、0.33元、0.41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44.46倍、56.91、45.80倍,给予“买入”评级,目标价24.00元。 风险提示:海外市场因疫情疲软,新品研制风险,汇率波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