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信投资研究院-“植信中国财富指数”发布会,圆桌论坛嘉宾观点集萃(下篇):市场发展及投资者教育-210403

《植信投资研究院-“植信中国财富指数”发布会,圆桌论坛嘉宾观点集萃(下篇):市场发展及投资者教育-210403(10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植信投资研究院-“植信中国财富指数”发布会,圆桌论坛嘉宾观点集萃(下篇):市场发展及投资者教育-210403(10页).docx(10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3月17日,国内财富管理行业高端智库植信投资研究院在上海陆家嘴隆重发布了首期“植信中国财富指数”。 新湖财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曲光代表会议主办单位致辞。 中国金融信息中心董事长叶国标、上海金融业联合会常务副理事长季文冠分别代表支持单位致辞。 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连平教授就指数内容进行了深入解读。 会议还邀请了交通银行私人银行部首席财富管理顾问陈伯宪、泓湖百世全球家族办公室董事长康朝锋、新湖巨源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李鑫、华安基金指数与量化投资部副总监苏卿云等多位私人银行业界大咖参加题为“中国财富管理需求增长与私人银行的使命”的圆桌讨论,奉献了精彩发言和真知灼见。 现将部分专家观点摘录如下:主持人:如何看待未来5-15年中国财富管理市场的发展趋势和机遇,以及私人银行高净值客户的需求变化?专家观点:总体来说,财富管理的未来发展前景非常广阔,未来私人银行客户的增量和财富增量将远远高于我国GDP,这将成为一个趋势。 我国高净值人士(可投资资产在一千万人民币以上)目前已超过200万人。 200万可能并不多,但其增速非常惊人。 另一方面,对于私人银行客户的需求,目前首要的不是资产的增值,而是资产的保全,第二是财富的传承,第三才是财富的增值。 如果在私人银行领域里做一个总结。 一是其体量增速非常快,而且是趋势,高净值人数将逐年提升。 二是银行客户的需求绝不仅仅止在财富的增值,财富的保全和传承可能是他们未来或者现在更重要的需求点。 专家观点:股权的传承在未来财富管理市场中将成为很重要的一环。 截至2019年底,境内家族信托的规模大约1000亿,目前达到2000亿左右,其规模增速很快。 以此增速为基础,各大财富报告预测未来5-10年我国将有5万亿、10万亿,甚至更多的财富传承。 同时,资产的传承形式会有很大的变化。 例如,某机构总共有60亿规模的家族信托,其中有30亿属于股权类的家族信托。 以此趋势来看,股权将成为未来5-10年中国财富传承最重要的形式之一,尤其是家族的股权。 股权传承的不仅仅是财富,更是一个家庭或一个家族由小到大创立的品牌,更重要的是背后家族奋斗的过程和精神。 结合现实来说,目前我国客户常表示企业税较重、个人税较重。 但如果将股权放入合适的架构下,税则可以合理、合法、合规地节约。 当然,国内的股权类家族信托传承在短期内可能仍有需要完善之处,需待相关税收并购技术逐渐成熟。 事实上,中国人在国外传承的股权类资产有几万亿的规模,仅小米就达几千亿。 因此,利用境内加境外的结构,可以把中国的股权以及几代人的奋斗精神放入信托中,打通境内和境外的通道,形成开放的、可两方互通的模式。 此举不仅形成了财富、形成了家族的企业,也形成了家族精神。 未来5-10年股权可能是最流行、规模最大的传承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