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源证券-中小盘IPO专题:深市主板和中小板合并水到渠成,错位竞争下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将更高效-210403

《开源证券-中小盘IPO专题:深市主板和中小板合并水到渠成,错位竞争下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将更高效-210403(11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开源证券-中小盘IPO专题:深市主板和中小板合并水到渠成,错位竞争下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将更高效-210403(11页).pdf(11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为向创业板过渡而设立,中小板长期承接深市主板IPO融资功能中小板设立的初衷是实现从深市主板到创业板的平稳过渡。 由于其设立在深市主板内部,在主板制度框架下运行,因此与深市主板并无根本性差异,反而承接了深市主板的IPO融资功能以及服务部分大型企业的功能。 截至2021年3月底,中小板上市公司数已达1005家,累计实现IPO募资额6745.72亿元,对应当前总市值13.41万亿元。 中小板的多年发展也孕育出了众多大市值公司,其中海康威视总市值更已突破5000亿元。 另外,虽然中小板定位于为中小企业服务,但创业板上市标准更具包容性且注册制改革后IPO效率更高,对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功能甚至强于中小板。 在此背景下,深市主板和中小板的合并是水到渠成。 从基本面视角看中小板过渡属性同样鲜明,众多指标上与深市主板界限模糊从基本面视角看,主板主要面向成熟型企业,创业板则服务于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因此主板上市公司往往体量更大、盈利能力较稳定但增速较慢,创业板公司虽然体量相对较小,但具有更好的盈利弹性和更高的成长性。 而中小板上市公司的表现则介于深市主板和创业板之间,过渡属性同样鲜明。 另外在众多基本面指标上,中小板与主板的界限较为模糊。 截至2021年3月31日,深市主板/中小板/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平均市值分别为209.7/130.3/107.2亿元,中值分别为62.7/47.8/43.2亿元。 在收入和利润规模方面,深市主板同样明显大于中小板和创业板。 而在盈利能力方面,创业板则明显占优,中小板介于创业板和深市主板之间但与深市主板非常接近。 2019年深市主板/中小板/创业板公司的毛利率平均为24.7%/24.2%/28.2%,中值为21.8%/26.2%/33.8%,净利率均值为5.8%/4.6%/4.8%,中值分别为5.1%/6.5%/9.6%。 成长性方面,深市主板和中小板的差别相较创业板而言同样较低。 深市主板/中小板/创业板公司的2017-2019年营业收入CAGR平均值分别为10.4%/11.3%/13.8%,中值分别为5.8%/6.7%/14.3%,同期净利润CAGR平均值分别为10.8%/12.2%/19.4%,中值分别为7.6%/8.8%/14.7%。 中小板退出历史舞台,错位竞争下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将更高效除了中小板和深市主板的界限逐渐模糊外,创业板的蓬勃发展也使得中小板作为过渡板块存在的意义逐渐淡化。 在此背景下,深交所于2021年3月31日公告,深交所主板与中小板将于4月6日正式实施合并。 此次合并虽然对投资者实际影响有限,但却对我国资本市场建设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合并后,深市主板的IPO功能将得以恢复,深市主板+创业板的竞争力有望明显强化,将与沪市主板+科创板的结构形成错位竞争,从而有利于形成更为高效、明晰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另外,深市主板和中小板合并后,注册制的全面铺开仅剩沪深主板,这也将为后续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做提前准备。 风险提示:相关政策变动风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