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业证券-银行业《系统重要性银行附加监管规定(试行)(征求意见稿)》点评:明确监管附加要求,引入“生前遗嘱”-210405

《兴业证券-银行业《系统重要性银行附加监管规定(试行)(征求意见稿)》点评:明确监管附加要求,引入“生前遗嘱”-210405(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兴业证券-银行业《系统重要性银行附加监管规定(试行)(征求意见稿)》点评:明确监管附加要求,引入“生前遗嘱”-210405(6页).pdf(6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事件:2021年4月2日,人民银行披露《系统重要性银行附加监管规定(试行)(征求意见稿)》。 D-SIBs里最重要的一环落地,决定入选银行的资本缺口情况,初步估算整体压力不大。 我们采用了2019年及最新分项数据进行了大体估算,所使用指标约占总指标权重的89%,最终结果如表4所示。 由于估算样本中缺失了约11%的系统性数据,以及部分数据口径精度问题,与实际情况可能有一定出入。 同时我们也并未将3家政策性银行纳入估算范围,第一组别的尾部银行很可能不会实际进入分组名单。 系统重要性附加整体较G-SIBs至少折半处理,好于市场预期。 参照全球G-SIBs标准,系统重要性附加在1%-3.5%之间,第1组附加最小(1%)、第五组最大(3.5%)。 而国内系统重要性银行的附加在0.25%-1.5%之间,较全球要求至少折半处理,保证了即便国内规模最大的工商银行进入第5组别,其D-SIBs附加也不会超过G-SIBs附加的情况出现。 4家大型银行执行G-SIBs监管的系统重要性附加高于D-SIBs,本身不存在额外资本缺口。 如果考虑第二支柱和资本缓冲垫,股份行中部分银行或存在一定的中期资本压力。 附加杠杆率要求不高,基本不构成硬约束。 《附加监管规定》要求系统重要性银行在满足杠杆率要求的基础上,应额外满足附加杠杆率要求。 附加杠杆率要求为其附加资本要求的50%,由一级资本满足。 即5个组别的银行所执行的附加杠杆率要求从此前的4%提升至4.125%~1.75%不等。 但由于目前绝大部分入选银行杠杆率都在5%以上,进而这一要求不会造成额外的资本补充压力。 在执行时间表上,预计2021年4季度第一版D-SIBs名单出炉,1年+过渡期。 按照要求,每个次年6月参评银行填报提交上年数据、监管机构搜集及共享数据;经过2个月审议期,每年8月底之前初始名单提交金融委审议,确定后,由人民银行和银保监会联合发布。 入选后1月,D-SIBs需披露相关指标。 每3年一周期,评估流程及方法调整。 对于新调入的DSIBs,约有1年以上的过渡期,调出或组别下降的银行即刻生效,较长的平滑过渡期也降低了商业银行进行资本补充的压力。 银行板块目前估值0.77xPB,近期二级市场波动加大,对于银行板块尤其是核心标的,我们继续坚定推荐。 2021年无论从宏观经济、货币环境还是监管政策来看,均是近年来银行业经营景气度较高的一年。 在经济上行+信用边际收紧的环境中,银行行业兼具定价上行和不良改善的基本面双重利好。 当前银行龙头标的估值仍属合理区间,相比于高估值板块的龙头标的估值明显低估。 机构抱团有所松动的环境下,银行股低估值+基本面拐点向上的性价比极高。 我们继续坚定看好兴业、平安、招行、杭州、邮储等基本面优秀个股全年的表现。 此外,从银行历史行情的复盘经验上看,建议投资者关注板块内的轮动机会,重点推荐南京、光大、工行、建行等低估值标的投资机会。 风险提示:不良超预期暴露,监管政策超预期变化,经济超预期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