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蚂蚁集团-688688-非银行金融行业蚂蚁集团3Q21跟踪点评:海外投资步入收获期,平滑模式调整期阵痛-211122

《中信证券-蚂蚁集团-688688-非银行金融行业蚂蚁集团3Q21跟踪点评:海外投资步入收获期,平滑模式调整期阵痛-211122(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蚂蚁集团-688688-非银行金融行业蚂蚁集团3Q21跟踪点评:海外投资步入收获期,平滑模式调整期阵痛-211122(6页).pdf(6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推算蚂蚁集团2Q21实现净利199.22亿元,其中海外投资公允价值变动贡献~47.89亿元。 剔除该因素后,判断蚂蚁集团当期净利同比+~6%,环比+~10%。 预计微贷业务年底完成品牌整改;财富管理步入高速增长期。 凭借在线上服务能力上构筑的护城河,蚂蚁基金有望超越招行,成为公募基金第一大渠道。 ▍事项:阿里巴巴发布2021Q3业绩,该季度确认来自蚂蚁集团收益65.04亿元。 ▍粗略测算蚂蚁集团2Q21净利润199.22亿元。 由于阿里巴巴延后一季度确认权益法核算的投资收益,所以3Q21阿里财报内反映的是蚂蚁集团2Q21净利润。 阿里巴巴3Q21确认来自蚂蚁集团投资收益65.04亿元,同比增长39%,环比增长45%。 不考虑二者会计准则差异及其它调整项,按阿里巴巴持有蚂蚁集团32.65%的股权进行粗略折算,2Q21蚂蚁集团净利润为199.22亿元(vs1Q21测算137.65亿元)。 ▍测算2Q21净利润中对印度外卖平台Zomato投资的公允价值变动所产生的投资收益约47.89亿元。 扣除该项一次性所得后,粗略测算蚂蚁集团经调整净利润不低于151.33亿元,同比增长不低于6%,环比增长不低于10%。 2021年初印度在线外卖平台Zomato启动上市,并成功于2021年7月23日在印度证券交易所上市。 蚂蚁集团分别于2018年2月、2018年11月和2020年1月,通过旗下子公司AlipaySingaporeHoldingPte.Ltd.和AntfinSingaporeHoldingPteLtd.,参与了Zomato的H轮、I轮和J轮融资,分别投资83,425股、70,305股和11,777股优先股。 2021年4月6日,在上市准备过程中,Zomato将既往优先股悉数转为普通股,转换后蚂蚁集团合计持有Zomato11.09亿普通股,持股比例16.7%。 根据美国GAAP要求,该转股需按照市场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异计入投资收益。 虽然截至2021年6月30日,Zomato尚未IPO,但已接近完成,我们按照IPO定价每股76卢比计算,蚂蚁集团所得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应不高于557亿卢比。 按0.086汇率计算,2Q21因Zomato所得投资收益不高于47.89亿元。 ▍蚂蚁消金正式开业,预计微贷业务年底完成品牌整改工作。 信贷业务作为蚂蚁集团利润的重要来源,合规性是该业务当前的重中之重。 我们预计至少在今年年底前,业务重心仍然是业务模式调整和客户优化。 消费信贷:两家小贷公司有序退出,由消金公司承接其符合监管规定的消费信贷业务。 2021年6月,重庆银保监局发布关于重庆蚂蚁消费金融有限公司开业的批复,正式批准开业。 重庆蚂蚁消费金融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80亿元人民币,蚂蚁集团出资50%。 根据银保监会要求,蚂蚁消费金融公司开业后,将按照蚂蚁集团消费信贷业务整改方案,有序承接两家小贷公司中符合监管规定的消费信贷业务。 自蚂蚁消费金融公司开业起1年过渡期内,两家小贷公司实现平稳有序市场退出。 按照整改方案,蚂蚁集团应在蚂蚁消费金融公司开业6个月内完成“花呗”“借呗”的品牌整改工作。 整改完成后,“花呗”“借呗”将成为蚂蚁消费金融公司的专属消费信贷产品,其他金融机构借助蚂蚁集团提供的数据信息所发放的消费信贷,不再标挂“花呗”“借呗”名称。 联合贷款:联合贷款需受《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办法》《关于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业务的通知》等文件所要求的总量及杠杆率限制。 作为与商业银行并列、同受银保监会监管的持牌金融机构,其服务记录应该像银行信贷信息一样纳入征信系统。 2021年9月22日,花呗公告称在央行征信管理部门的指导下,花呗正逐步推进接入央行征信系统的工作,目前按月报送,不涉及具体的消费内容信息;未来征信服务将逐步覆盖全部用户。 助贷业务:单纯助贷业务需进行品牌隔离。 目前,根据支付宝App页面调整显示,部分用户的“借呗”页面已升级为“信用贷”,由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服务。 根据监管机构的整改要求,除蚂蚁消金所承接的联合贷款业务,单纯的助贷业务则需通过征信公司。 而据两次约谈信息以及蚂蚁集团披露的整改方案,未来蚂蚁集团将申请征信牌照。 根据财新报道,蚂蚁集团有望与浙江国资企业作为并列第一大股东,申设个人征信公司。 如果最终获批,其将有望成为继百行征信和朴道征信后第三家个人征信机构。 微贷业务的影响预计将在阿里2021Q4财报数据中体现。 随着蚂蚁集团微贷业务模式开始实质性调整,将进一步体现在财务表现上。 由于阿里巴巴延后一个季度确认投资收益,其真正影响需在阿里巴巴4Q21财务数据中方可体现。 ▍财富管理业务步入高速增长期。 凭借在线上服务能力上构筑的护城河,有望超越招行,成为公募基金第一大渠道。 面对监管政策变化,因势利导,完善产品生态。 根据监管约谈提出的整改要求,蚂蚁集团需要压降天弘余额宝规模以保证风险分散。 同时,监管机构叫停第三方平台开展银行存款业务,并禁止当前互联网平台销售银行理财子公司产品,加之储蓄型保险网销受限,蚂蚁集团的现金管理和类固收产品供给丰富度受限,迫切需要做大净值型标品业务,向上拓展服务半径。 蚂蚁集团不断完善自身产品生态,加大标品类露出和推介力度,理财产品和基金频道内均以公募基金产品为主,高端理财也主要提供FOF类产品。 完善工具、内容和投顾服务体系。 投资工具上,支付宝推出了“支付宝的·金选”专区,为投资者提供平台背书的优选基金,此外还以合资、合作的方式通过“帮你投”、“投顾管家”提供基金投顾服务。 陪伴服务上,支付宝推出了包括财富号、理财直播、AI助理等服务以及由平台、产品提供机构及KOL等共同生产的大量内容服务。 叠加支付宝APP为用户提供的良好的用户体验,其对长尾用户的触达和理财心智在不断强化。 在线上化/数字化/智能化加持之下,蚂蚁基金成为公募基金第一大渠道指日可待。 蚂蚁基金3Q21非货基和权益型基金保有规模分别为11954亿元和6810亿元,环比增长1360亿元和226亿元,市占率分别为8.25%和8.50%,较2Q21分别提升0.56pct和0.13pct,分列行业第1和第2。 从行业竞争格局看,蚂蚁基金和招商银行在非货基保有规模的差距扩大至4414亿元,股票和混合基金保有规模的差距缩小至497亿元。 若未来1-2个季度蚂蚁基金仍保持3Q21增长势头,有望超越招行成为行业双第一。 ▍海外投资进入收获期,预计未来两个季度对KakaoPay和Paytm的投资将贡献投资收益。 韩国支付平台KakaoPay在2021年11月3日在韩国交易所成功实现上市,截至2021年11月18日市值达到22.5万亿韩元(约190亿美元)。 蚂蚁集团持有其39.1%股权,是其第二大股东。 另外,印度电子钱包Paytm于2021年11月18日在印度证券交易所实现上市,IPO估值187亿美元,上市前蚂蚁集团持有其27.9%股权,为其第一大股东。 ▍风险因素。 监管政策趋严超预期;业务合规调整进度不及预期;市场竞争激烈程度超预期。 ▍投资建议:业务合规调整有序落地,财富管理步入高速增长期。 目前蚂蚁集团正在依照监管机构要求逐项对业务进行合规调整。 完善的监管体系是金融科技行业行稳致远的基础。 这一轮监管政策变化,使金融科技公司回归金融属性的同时,客观上加速了产业出清。 一方面,对微贷业务和类固收产品的限制,有利于降低公司经营风险;另一方面,公司因势利导,打开了未见天花板的财富管理空间。 尽管公司重启IPO未有时间表,但其仍然是金融科技行业商业模式最好的公司,建议重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