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海外中资股二季度展望:变得积极,把握“优秀公司”配置窗口-210406

《中信证券-海外中资股二季度展望:变得积极,把握“优秀公司”配置窗口-210406(3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海外中资股二季度展望:变得积极,把握“优秀公司”配置窗口-210406(36页).pdf(36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春节后,市场在外部因素诱发下经历大幅调整,但投资者对美元周期逆转资金流出新兴市场(包括中国)可能已“过度焦虑”。 展望二季度,随着估值的调整,优质公司的潜在收益在上升。 通胀预期抬头,流动性回归常态是必然,但我们更关注经济复苏下更长的盈利持续修复周期的板块,特别是传统板块的低估值龙头。 进一步看,“后疫情”时代,货币政策“不急转弯”、国内经济稳步复苏、“十四五”、“碳中和”等利好政策不断落地的背景下,优秀公司只要业绩和估值匹配,值得长期布局。 目前配置上,我们看好半导体、消费电子、物业管理、旅游酒店、航空以及更长稳定盈利上升期的金融和“碳中和”板块。 春节后,市场在外部因素诱发下经历大幅调整,但投资者对美元周期逆转导致资金流出新兴市场(包括中国)可能已“过度焦虑”。 春节后,美国经济修复预期带动长端美债收益率上升使得市场对美国货币收紧时点的预期大幅前置,压制市场表现。 另外,近期美元指数的持续走强也引发投资者对于美元资金回流的担忧。 节后市场经历大幅调整,MXCN指数回调达-15.7%。 但我们并没有看到资金流出新兴市场,受益当前新兴市场相对灵活的货币政策、稳定的经济结构以及本轮较强的基本面支撑,我们判断即便美债收益率进一步上行,资金也不会大幅流出新兴市场(尤其中国)。 另外,自美联储货币政策换锚以后,恢复就业的目标已被置于控制通胀之前,考虑当前实际失业率情况及低收入人群就业水平,结合近期美联储重申宽松表态,我们判断海外流动性宽松仍将持续,二季度CPI将见顶,在此期间再通胀预期仍将主导海外市场走势。 因此后续仍需重点关注通胀数据的发布、7年期美债的拍卖情况等。 整体而言,预计第二季度我们将面临比第一季度更加有利的外部环境。 展望二季度,随着估值的调整,优质公司的潜在收益在上升。 我们在《港股市场及中概股2021年投资策略-“复苏下”的戴维斯双击》(2020-11-12)中对优秀公司在过去一年估值提升过快有一定担忧,但随着估值调整,估值进入合理区域的新兴消费、科技以及医药板块的配置性价比凸显。 我们在年度投资策略中预测MSCIChina2020-2021年盈利复合增速为4.5%,经历了3个月来的调整,根据我们对市场一致预期的跟踪,海外对中国市场一致预期与去年末有所上修(8.1%)。 从估值和业绩的匹配角度来看,截至3月末,消费电子,纺织服装、家电、汽车与零部件等相关产业链的2021年一致预期PE已回调至30倍以下;另一方面,我们也将继续聚焦前景广阔且业绩稳健的半导体、医疗保健设备、食品饮料等细分板块的投资机遇。 随着通胀预期抬头,流动性回归常态是必然,但我们更关注经济复苏背景下更长的盈利持续修复周期的板块,特别是传统板块的低估值龙头。 2021年,在“疫情受损”行业显著复苏+利率常态化的金融+碳中和影响下,高能耗料将迎来高质量的供给侧改革,近年来绿色能源对化石能源有所替代,但大力开发和利用清洁能源仍是推进能源绿色化的重要方式。 在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碳中和目标倒推行业节能减排,建筑建材、化工、钢铁、有色等板块的碳排放空间十分广阔。 去年10月以来,港元兑人民币的被动升值带动港股顺周期板块持续跑赢A股,价值板块迎来快速估值修复。 尽管A/H折溢价已收敛至3月末的132,但强美元下H股比A股更有优势,具体来看,银行、非银、能源等板块的A/H折溢价仍位于历史高位,两地上市的低估值、高股息H股金融、能源等顺周期优质资产在二季度更具配置价值。 配置建议:建议积极配置增长、估值已匹配的“新经济”板块。 “后疫情”时代,目前配置上,我们看好(1)估值充分调整的“新经济”成长股,特别是消费电子、半导体、耐用消费品、物业管理、教育、CXO等板块的核心标的;(2)国内疫情得到稳定控制,节假日人员流动有望持续创新高,建议关注业绩修复的旅游酒店、航空、运输、博彩等领域;(3)更长时间的经济复苏将带来稳定的盈利修复,H股的金融板(相对较低的估值水平和高分红派息)和碳中和(节能减排及公用事业,建筑建材等)。 风险因素:新冠疫情全球蔓延超预期,全球经济进入衰退;中美摩擦激化;国内信用环境恶化;新兴市场风险失控,出现大幅资金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