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信视角看债:一致预期导致机构抱团-210407

《中信证券-信视角看债:一致预期导致机构抱团-210407(21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信视角看债:一致预期导致机构抱团-210407(21页).pdf(21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我们观察近期信用债市场,再度提示二季度拐点现象,并对近期绿债的一级市场进行跟踪。 一致预期下抱团明显,但利差压缩有极限,宜降低收益预期。 二级市场近况梳理。 2021年3月,信用债收益率曲线牛陡,短端下行幅度明显。 信用利差方面,AA-隐含评级的利差很高,但门可罗雀,AAA~AA隐含评级则信用利差被压缩得很明显。 期限利差方面,目前AAA/AA+/AA隐含评级3Y-1Y的期限利差分别处于75%、78%和79%的历史分位数。 城投债方面,我们观察2021年3月城投区域利差的变动,大部分省市区均出现了利差下行,下行幅度多为10~20bps。 但区域基本面稍弱的省份则逆势出现利差抬升的现象,包括黑龙江、青海、贵州等区域,利差抬升幅度都超过了20bps。 随着产业债阵脚渐稳,“抱团城投”由必选项逐渐转为可选项,与此同时,城投面临的政策环境也是“山雨欲来风满楼”,预示着城投债估值调整的风险正在加大。 地产债方面,2021年3月,各评级地产债利差均下行,AAA、AA+和AA地产债利差分别下行12.2bps、26.7bps和12.6bps。 个别房企风险暴露的影响有所退却,机构对地产主体的重新梳理也大致完成,地产债板块性的波动料将会减小,接下来更多应关注个体层面的超预期变化。 二季度拐点现象再提示。 历年来二季度拐点是普遍现象,2015年二季度,货币宽松提速,连续的降准降息推动国债收益率下行;2016年二季度,去产能政策的短空长多助推过剩产能行业利差走出倒V反转;2017年二季度,银监会集中发文,加强对同业和资管等业务的监管,金融部门杠杆率加速下降;2018年二季度,中美贸易争端揭幕,A股走势受到压制,股价下跌引发股票质押强制平仓,并与2018年愈演愈烈的信用风险互相强化,形成正反馈;2019年二季度,监管取向开始转向防风险,而5月从中小银行信用事件引起的一系列结构化发行、中低等级信用债买盘缺失、中小银行缩表等问题,进一步加剧了宽信用进程的逆转;2020年二季度,随着国内疫情出现向好拐点,流动性开始收紧,资金利率中枢抬升,带动无风险利率也反转上行。 展望今年二季度风险:一、基准反弹带动估值。 基于目前海外和国内的角度,利率存在适度反弹概率。 二、财政开始发力,但是流动性依然不配合。 三、市场化出清继续,信用风险催化。 四、监管继续收紧。 五、今年以来赎回频繁,负债端不稳定也是风险。 六、资管新规逐步落地,虽然在落地过程中已经逐渐pricein,但是总有利剑悬在头顶,也抑制了新增资金入场。 绿色债券开始上量。 3月绿色债券的发行规模达到937亿元,历史上单月发行规模仅次于2018年11月,彼时多家银行发行绿色金融债,单月发行规模975亿元创下历史高点。 我们认为2021年绿色债券的新发规模和净融资规模均会较之前年度有显著提升,对于符合发行条件的企业而言意味着融资渠道的拓宽,对于投资者而言也能够获得更多的符合风险偏好的配置选择。 风险因素:监管政策再度收紧,资金市场利率上行,再融资难度加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