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中信证券-扩大内需系列报告之十:人口政策渐进调整,维持适度生育水平-210408

上传日期:2021-04-08 09:48:11 / 研报作者:杨帆于翔刘春彤 / 分享者:1005593
研报附件
中信证券-扩大内需系列报告之十:人口政策渐进调整,维持适度生育水平-210408.pdf
大小:742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中信证券-扩大内需系列报告之十:人口政策渐进调整,维持适度生育水平-210408

中信证券-扩大内需系列报告之十:人口政策渐进调整,维持适度生育水平-210408
文本预览:

《中信证券-扩大内需系列报告之十:人口政策渐进调整,维持适度生育水平-210408(1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扩大内需系列报告之十:人口政策渐进调整,维持适度生育水平-210408(13页).pdf(1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十四五”规划全文提出“推动实现适度生育水平”,人口政策或将调整。

基于官方表述、低生育率陷阱、可实现性、经济增长目标等角度,我们认为“适度生育水平”或意味着总和生育率在1.5-1.8之间。

预计放开三孩生育+逐步鼓励的政策组合,可实现“适度生育水平”的政策目标。

“十四五”规划全文提出“推动实现适度生育水平”,人口政策或将调整。

目前“十四五”规划全文已经公布,强调“推动实现适度生育水平”以及“健全婴幼儿发展政策”。

近年来我国新出生人口数量持续下行,预计2020年数据更为严峻,或是引发生育政策调整的直接原因。

我们预计2020年全国的新出生人口约1290万人,同比下降12%,人口净增加270万人,同比下降42%。

若无政策调整,“十四五”期间不排除出现人口负增长的可能性。

“十四五”规划全文中并未给出“适度生育水平”的量化指引。

基于四个角度,我们认为“适度生育水平”或意味着总和生育率在1.5-1.8之间。

而目前我国的总和生育率或在1.5左右。

角度一:官方表述中见微知著,曾将TFR=1.8作为目标。

《国家人口发展规划(2016―2030年)》等政策文件曾给出关于总和生育率的目标指引。

虽然这些规划是在“十三五”时期制定,在可实现性上对当下的参考意义有限,但其中的数字性目标,或表明官方对总和生育率长期均衡中枢的期望。

角度二:避免“低生育率陷阱”,需要TFR>1.5。

总和生育率低于1.5可能跌入“低生育率陷阱”,回升较为困难。

因此“适度生育水平”或意味着避免“低生育率陷阱”的出现。

角度三:从可实现性角度看,TFR在1.5-1.8之间是可以达到的。

从欧洲部分国家的成功经验来看,TFR趋近1.8在中长期尺度上是可以实现的。

经济发展水平与生育率之间存在一定负相关关系。

中国经济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且区域发展水平差异仍然较大。

这决定了中国也具备使总和生育率趋近1.8的可能性,生育率回升仍有空间。

角度四:兼顾短期和长期经济增长目标,TFR在1.5-1.8之间是适度的。

在理论上,短期内的生育水平上升反而会抑制人均经济指标增长。

劳动力供给增长对潜在增长率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中长期。

总和考虑2035年经济增长目标的完成以及更长期的潜在增长中枢稳定,总和生育率趋近1.8或是合理选择。

预计放开三孩生育+逐步鼓励的政策组合,可实现“适度生育水平”的政策目标。

预计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将在2021年4月公布,生育政策或将渐进式调整。

预计将放开三孩生育,而生育鼓励政策将在未来十年循序渐进地加码。

短期来看,预计放开三孩可使新出生人口提升约10%。

中性假设下,进一步考虑堆积效应,预计提升效果可到14%左右。

假设其他条件不变,则预计该效果足以使总和生育率维持在1.5-1.8之间。

中长期来看,要将生育率维持在适度区间,仍需要生育鼓励政策的支持。

风险因素:经济增速下行风险,政策超出预期风险。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