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2021年二季度大类资产配置策略:股债切换,拐点临近-210408

《中信证券-2021年二季度大类资产配置策略:股债切换,拐点临近-210408(11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2021年二季度大类资产配置策略:股债切换,拐点临近-210408(11页).pdf(11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经济进、政策退是当前的宏观主线,二季度实体经济周期进入寻顶阶段,建议股债均衡配置,商品短期占优,下半年逐渐增加债券类资产的配置。 股票方面,结构重于总量,关注性价比高的中小市值细分行业龙头;债券方面,通胀压力见顶与货币政策重定向是牛熊切换的两大信号;商品方面,需求逻辑进一步向供给逻辑转移,推荐黑色>原油>有色>贵金属。 宏观经济:实体经济周期顶部临近。 当前国内经济明确处于过热区间,2020Q4实际GDP增速已经位于潜在增速以上,今年前3月PMI均位于荣枯线以上,反映制造业与非制造业仍处环比扩张区间,预计2021Q1实际GDP增速或在19%附近。 美林时钟定义的过热阶段商品表现最好,也较为符合2020Q4以来的大类资产表现。 由于金融周期对实体经济周期约有2~4个季度的领先,本轮使用杠杆率同比衡量的金融周期于2020Q4见顶,反映实体经济周期的通胀、盈利、库存等指标在剔除基数以后可能于2021Q3前后见顶回落,若考虑基数则顶部或提前至Q2。 预计后续国内经济将逐步从过热期进入寻顶阶段。 政策与海外:美国整体滞后中国一个身位。 经济进、政策退是当前的宏观主线。 央行一季度例会删去“不急转弯”表述,以及政府杠杆率从稳到去,参考当前的经济阶段,后续支持政策可能还会进一步退坡。 海外方面,由于疫情控制进展的差异,美国经济与资产价格的表现整体滞后中国一个身位,本轮美债利率的回升只是国内长端利率从2020年5月开始回升的滞后反映,当前美国已进入实际利率的回升阶段,经济修复以及宽松政策的退出(或预期)是其驱动力。 考虑到后续美联储可能逐步缩减QE规模,以及3月巴西、土耳其和俄罗斯央行宣布加息,当前全球货币政策可能已进入紧缩周期。 大类资产展望:股债切换,拐点临近。 股票:淡化总量,结构为上,关注中小市值细分行业龙头。 广义流动性见顶回落对高估值板块不利,而盈利修复能够对冲估值压力,政策强调“稳杠杆”而非“去杠杆”,后续震荡市可能性更高,结构机会优于总量。 参考当前估值的极端分化以及后续盈利修复的弹性,股市行情可能由大市值蓝筹向中小市值细分行业龙头扩散,推荐多中证500、空沪深300对冲策略。 板块方面关注出口链高景气度制造业、疫情退出和调整到位的成长三条主线。 债券:通胀与货币政策的重定向是牛熊切换的两大信号。 当前通胀压力尚未释放完毕,经济维持高景气度,资金利率较疫情前仍有距离,显示政策退出的利空可能尚未被充分消化,随着后续利率债供给压力的加大,Q2债市可能仍有最后一跌。 债市牛熊切换需明确两大信号:1)通胀压力见顶;2)货币政策从退出转向平稳,预计年中或Q3出现的概率较高,建议下半年逐渐增加债券类资产的配置。 商品:涨价最快阶段已过,需求逻辑向供给逻辑转移。 参考欧美经济复苏的进度以及上一轮危机复苏阶段2009~2011年的商品价格表现,我们认为本轮商品牛市未完,但考虑到全球货币政策进入紧缩阶段,则后续顶部可能已不远。 当前市场对需求恢复的预期较为一致,价格驱动因素可能进一步从需求逻辑向供给逻辑转移,增产空间大的品种后续波动可能放大,而疫情和环保限产带来重要扰动。 参考供需格局,推荐黑色>原油>有色>贵金属。 风险因素:海外疫情进展及疫苗疗效具有不确定性;地缘政治冲突存在超预期加剧的可能性;政策退出的节奏可能快于预期;宏观基本面复苏的进程可能低于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