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川财证券-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电力设备与新能源产业链核心数据跟踪日报-210407

上传日期:2021-04-08 13:18:28 / 研报作者:黄博张天楠 / 分享者:1007877
研报附件
川财证券-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电力设备与新能源产业链核心数据跟踪日报-210407.pdf
大小:311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川财证券-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电力设备与新能源产业链核心数据跟踪日报-210407

川财证券-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电力设备与新能源产业链核心数据跟踪日报-210407
文本预览:

《川财证券-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电力设备与新能源产业链核心数据跟踪日报-210407(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川财证券-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电力设备与新能源产业链核心数据跟踪日报-210407(5页).pdf(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每日点评2021年4月7日,上证综指收3479.63点,下跌0.10%;深证成指收13979.31点,下跌0.74%;电力设备及新能源指数收8827.96点,下跌1.32%。

其中,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涨幅前三的公司为:雪人股份(002639,10.03%),天沃科技(002564,10.03%),银星能源(000862,10.02%)。

新能源汽车方面,据不完全统计,自2020年下半年以来,在铜箔行业,诺德股份和嘉元科技先后投资扩建4.3万吨铜箔产能;在正极材料行业,富临精工和德方纳米合计扩产20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在负极材料领域,行业头部企业璞泰来投资扩建20万吨负极材料和石墨化一体项目;电解液头部企业新宙邦在江苏南通扩建2.5万吨产能;在隔膜行业,恩捷股份和星源材质分别在重庆、匈牙利、瑞典有产能扩建计划;在锂电池行业,也有宁德时代和亿纬锂能大规模的投资扩产。

众多产业链头部企业积极扩产,保障原材料和锂电池供应能够满足下游整车企业的需求,这也能促进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进一步提升,避免因原材料不足而阻碍行业发展速度。

光伏方面,2020年我国提出“碳中和”目标,即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零碳排放。

近年来,我国绿色金融市场发展迅速。

比如碳交易市场的建立将碳排放的外部性内部化,从而促使实体企业使用更环保的方式进行生产。

具体到行业来看,新能源发电方面,继续看好光伏板块,我国具备光伏行业全产业链制造优势,硅料、硅片、电池片、组件环节在全球市占率排名第一;光伏产业已初步实现平价,达到了依靠自身经济型发展的新阶段,成长空间广阔。

拜登推出了基础设施计划,其中对清洁能源发电的直接支付投资税收和生产税收给予10年抵免期,并提出2035年实现无碳电力。

可以预见的是未来美国光伏发电装机量将会快速提升,我国光伏产业链的优势将有望从中获利,扩大出口规模与盈利能力。

风电方面,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发布《中国2030年能源电力发展规划研究及2060年展望》,其中指出到2025年清洁能源装机将成为主导电源,2025~2030年新增电力需求全部由清洁能源满足,2025年风、光装机将分别达到5.4亿、5.6亿千瓦,2030年风、光装机将分别达到8亿、10.25亿千瓦。

到2025年我国清洁能源装机量占比将达到57.5%,且从远期来看,风电与光伏将在清洁能源中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行业未来发展空间广阔。

行业要闻1.针对芯片供应问题,广汽集团表示,公司得到广东省、广州市政府的大力支持,成立芯片应对小组,及时协调芯片供应链问题,实行一点一策一预案,多方联动推动产业链条的短缩,积极探索开发重点芯片替代方案。

“从中长期来看,还是要依靠基础创新和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维护供应链稳定、促进产业链升级转型。

广汽集团依托广汽研究院坚持自主创新和正向开发,依靠自主创新锻造产业链供应链长板,加快创新成果的产业化。

”(wind)2.日本汽车制造商斯巴鲁表示,由于芯片供应短缺,其位于矢岛(Yajima)的工厂将在4月10日至27日暂停生产,此次停产将对1万辆汽车的生产造成影响。

与此同时,日本另一大车企铃木也表示,其在日本三座工厂中的两座将暂时停产,原因同样是芯片供应短缺。

(鑫椤锂电)公司动态美锦能源(000723):公司发布2021年第一季度业绩预告,报告期内,公司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5,000万元-75,000万元,同比增长1034.26%-1373.99%。

多氟多(002407):公司发布2020年业绩快报及2021年业绩预告。

2020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24,520.86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1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862.23万元,同比增长111.84%。

2021年第一季度,公司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000万元-9500万元,同比增长7183.91%-7588.57%。

风险提示:政策风险,重大安全事故风险,光伏及新能源汽车需求不及预期;海上风电建设进度不及预期;新能源汽车、风电、光伏产业链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