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创证券-保险行业深度研究报告:保险行业2020年报综述及2021Q1前瞻,疫情影响加速行业变革,中期面临不确定性-210408

《华创证券-保险行业深度研究报告:保险行业2020年报综述及2021Q1前瞻,疫情影响加速行业变革,中期面临不确定性-210408(29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创证券-保险行业深度研究报告:保险行业2020年报综述及2021Q1前瞻,疫情影响加速行业变革,中期面临不确定性-210408(29页).pdf(29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2020年保险市场增速放缓:1)寿险恢复弹性大,健康险增速下台阶。 2020年,行业人身险公司规模保费为3.92万亿元,同比+1.2%,较上年增速放缓10.8pct,但较上半年负增速转正。 其中,原保费收入3.16万亿元,同比+6.9%,较上年放缓5.9pct,占整体规模保费比重80.8%,较上年增长4.3pct。 分险种来看:寿险原保费2.4万亿元,同比+5.4%,较上年回落4.4pct;健康险保费8173亿元,同比+15.67%,较上年下降14pct,保持中高速增长;意外险保费1174亿元,同比-0.09%。 受疫情负面影响,上半年特别是一季度各险种均受到较大冲击,增速放缓。 下半年疫情逐渐得到控制,寿险较快速的反弹,增速较上半年扩大;国民生活出行等活动恢复,主要为短期险种的意外险下半年增速转正;而健康险等保障型且有长期稳定现金流要求的险种,受经济降速影响,恢复较为缓慢,全年增速较中期进一步回落。 2)财产险业务在多因素冲击下,低速增长。 疫情下汽车行业继续探底,“车险综改”影响持续,行业车险增速下滑(增速+0.7%,同比-3.8pct);非车险与经济活动直接关联,增速大幅回落(增速+10.9%,同比-11.7pct),但下半年快速恢复,除信用保证险外规模均同比增长。 上市险企中,人保综合成本率表现优异,同比持平。 平安和太保受赔付率上升影响,COR均有所上升。 在疫情和综改影响下,各公司费用率水平都有改善。 在“车险综改”落地的背景下,车险市场短期盈利承压,险企转向重点布置“非车”市场。 太保凸显稳健优势,车险和非车增长均优于同业,非车增速达30.9%,而人保和平安因信用保证保险非车增长和赔付都受到影响。 上市险企负债端表现触底、价值增长承压,分化明显。 上市寿险公司均受到疫情冲击及经济下行的影响,近年来新业务的低迷造成续期业务增速的回落,新业务则随着各家公司策略选择不同,增长分化加剧。 平安和太保此前相对保守,追求高价值产品的增长,在疫情影响和行业变革进程中受影响较大;国寿和新华表现远超同业,一方面是快速转型,刺激驱动力较强,另一方面是对市场短期节奏把握较准,人力和产品策略较为灵活摆布。 但下半年来,随着主力长期保障型产品的推动铺开,新华和国寿优势减弱,各公司新单均承受同一环境下的压力。 从新业务价值增长角度来看,1)国寿表现最优,在新业务实现增长的情况下,价值率降幅最小,NBV基本持平。 2)新华虽然实现了同业中新单最高的增长,但依靠银保和趸交上量导致价值率大幅下降,降幅仅次于平安。 量与价之间互相影响抵消,结果是新业务价值个位数下降,但整体趋势向上,负增长同比收窄。 3)平安和太保新业务价值均出现较大幅度下降,背后是新业务和价值率的同时下降。 太保新业务降幅更大,但价值率相对维持较好,平安价值率降幅最大,主要由于产品和渠道结构出现较大变化,长期保障型产品占比下降较为明显。 代理人模式遇瓶颈,规模和产能趋势向下。 除新华外,各公司人力规模均不同程度缩减,各公司队伍质量和产能也趋势向下。 代理人队伍问题开始加速暴露是在2017年以后监管环境变化后,产品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导致件均和业绩下滑,代理人流失加速。 疫情加剧了存量大规模冗余代理人队伍的问题集中凸显和暴露:人力较虚、整体产能低、留存率和举绩率低。 长期走向极端的代理人制度也逐渐失衡:存在佣金分配比例失衡、激励短期化、利益沉淀于较高层级无法下沉等。 另外,客户群体年龄层次、生活方式改变以及互联网、科技带来的创新营销方式涌现,也对传统渠道有较大冲击,在较短时间内上市公司转型变革成效还无法体现。 “高基数”+增提准备金致利润负增长,投资端延续上年行情。 各公司利润均出现负增长,主要原因为上年税收优惠政策带来的税收返还拉高了利润基数,另外准备金折现率基准下行,各公司增提了较多准备金。 在2020年疫情冲击,流动性宽松的背景下,权益市场延续了2019年的上涨行情,各公司投资端表现较好,大多数公司总投资收益率同比提升,并在5.5%以上。 平安由于会计准则差异,投资波动相对较大,收益率小幅下行。 相比而言,太保和新华投资端取得亮眼成绩,得益于增配较多股票和基金。 平安和国寿配置思路与太保新华相反,权益资产配置减少,增配了较多债券资产。 投资建议及2021Q1前瞻:整体来看,无论是从当期利润角度还是长期价值增长角度,2020年各公司业绩表现承压,这也体现在了板块2020年股价走势中,成分个股均不同程度跑输大盘。 当前来看,行业主要矛盾在于负债端:长期限的基础保障型产品需求预计仍将受到影响,全年行业负债端料仍处于过渡恢复期。 我们预计2021Q1各公司新单增速为:平安(+28.1%)、太保(+41.4%)、新华(+10%)、国寿(-10%)。 疫情影响加速了行业变革,在较短时间内上市公司转型变革成效还无法体现,代理人规模、产能的提升还有较大不确定性。 另外,从资产端表现来看,今年权益市场面临较大不确定性,投资收益率维持过去两年高水平可能性不大。 这些情况在中短期内将压制保险股估值,所以我们仍然维持对行业的“中性”评级。 但我们仍对行业保持乐观,行业基本面并未加速负面,认为下半年经济的进一步修复仍将带动保障型需求的修复,同时监管环境的趋严对于上市险企的竞争格局有利。 在估值安全和基本面稳定的情况下,板块配置价值和防御优势仍然凸显,目前各家公司PEV(2021E)估值为:0.92-0.95x(平安),0.72-0.74x(国寿),0.67-0.68x(太保),0.54-0.55x(新华),继续推荐中国太保、中国平安、新华保险。 风险提示:需求恢复不及预期、权益市场震荡向下、长端利率持续向下、车险市场竞争加剧、自然灾害频发、监管政策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