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中泰证券-高端现制茶饮行业深度之二:空间测算、单店模型及敏感性分析-210408

研报附件
中泰证券-高端现制茶饮行业深度之二:空间测算、单店模型及敏感性分析-210408.pdf
大小:2649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中泰证券-高端现制茶饮行业深度之二:空间测算、单店模型及敏感性分析-210408

中泰证券-高端现制茶饮行业深度之二:空间测算、单店模型及敏感性分析-210408
文本预览:

《中泰证券-高端现制茶饮行业深度之二:空间测算、单店模型及敏感性分析-210408(30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泰证券-高端现制茶饮行业深度之二:空间测算、单店模型及敏感性分析-210408(30页).pdf(30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高端现制茶饮拉动茶饮市场规模高速增长。

伴随着新式茶饮的诞生,我国茶饮市场实现快速增长,2020年现制茶饮市场规模约为1,136亿元,预计2025年将达到3,400亿元,CAGR为24.5%。

高端现制茶饮相较于普通茶饮店增速更快,2020年我国高端现制茶饮店产品总消费额达到129亿元,2015~20年CAGR高达75%,预计2020~25年的CAGR为32%,超过其他现制茶饮店的CAGR(中端/低端为27%/20%)。

驱动因素:受益于消费升级+外卖崛起,迎合健康、低脂的饮食方式。

(1)可支配收入提高带动消费升级;(2)产品创新吸引年轻一代;(3)消费者追求健康、低糖饮食方式;(4)消费环境打造休闲和社交空间;(5)线上外卖业务快速发展带来服务区域扩充;(6)新媒体营销提升品牌影响力;(7)资本加速扩张和供应链升级。

竞争格局:高端现制茶饮连锁化率及集中度高,中低端品牌覆盖范围更广、更加下沉。

截至2020年9月,我国约有34万间现制茶饮店,其中约有100个高端现制茶饮连锁品牌,合计经营约2400间门店,连锁化率为75%,前五大参与者合计市场份额达到55%。

开店空间测算,拓店空间近1700家,高端现制茶饮的快速扩张期为2-3年。

对标星巴克在一线、新一线和二线城市的门店密度为4.4/10.2/21.6万人/店,新式茶饮门店单店大概的门店密度为6.3/13/27.8万人/店。

这些城市中,前5家高端现制茶饮品牌分别已开店725/473/185/184/68家,仍有1698家的拓店空间。

预计高端现制茶饮的快速扩张期可以维持2-3年。

高端现制茶饮关键要素拆分:(1)产品:加速迭代,不断创新求异,头部品牌保持每月上新节奏;配方健康稳定,头部品牌使用优质原材料;交叉销售:“茶+欧包”。

(2)品牌格调:各品牌有自己的文化内涵,门店是重要空间载体,向消费者传输品牌文化。

(3)供应链管理:决定产品品质及采购成本。

(4)会员体系的搭建:增加消费者黏性,提升复购率贡献更多销量。

(5)数字化运营:全链路数字化搭建从原料采集,物料仓储,门店采购再到中央厨房配送,降本增效为业务带来更广阔的空间。

单店模型:不含烘焙的门店盈利能力更强。

区分含烘焙的门店和不含烘焙的门店(GO/PRO店),假设含烘焙/不含烘焙门店每日订单量均为800单,客单价通过茶饮和欧包的不同配比综合计算分别为43.2/32.8元,单店面积分别为250/150平米,租金均为12元/平米・天,初始投资为185/125万元。

经测算可得,不含烘培的门店租金成本,员工成本占收入比更低,净利率更高。

根据敏感性分析,含烘焙和不含烘焙的门店盈亏平衡点分别为每日订单量329/256个。

风险提示:食品安全风险;高端现制茶饮头部品牌产品具有同质化的趋势,随着门店数量增加,竞争加剧;扩张带来客流分散,进而导致单店收入和利润下滑;研究报告使用的公开资料可能存在信息滞后或更新不及时的风险;茶饮市场空间测算不及预期风险。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