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泰证券-成都先导-688222-STING激动剂HG381获批临床,研发管线价值持续提升-210410

《中泰证券-成都先导-688222-STING激动剂HG381获批临床,研发管线价值持续提升-210410(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泰证券-成都先导-688222-STING激动剂HG381获批临床,研发管线价值持续提升-210410(5页).pdf(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投资要点事件:2021年04月09日,公司公告“注射用HG381”治疗晚期实体瘤的临床试验申请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 国内首个非核苷酸类STING激动剂HG381获批临床,研发管线价值持续提升。 据灼识咨询数据,预计2030年全球STING激动剂市场规模约42亿美元,2024-2030年复合增长86%,2030年国内市场规模约40亿元,2025-2030年复合增长109%。 据Citeline数据,2020年全球STING药物研发管线约56个,同比增长27%。 目前全球STING激动剂研发进展较快为默沙东的MK-1454(临床II期)、ImmuneSensor/嘉和生物的IMSA-101/GB492(临床II期,亚太除日本外产品权益属嘉和生物)、诺华/Aduro的ADU-S100(临床II期)。 除嘉和生物、成都先导外,国内STING药物开发均处临床前阶段。 HG381为全新非核苷酸类STING激动剂,专利数据显示其较ADU-S100在小鼠结肠癌(CT26)模型治疗效果优异,1mg/kg隔天给药一次后第19天药效是ADU-S100的2倍。 此外,在肿瘤体积达100mm3后第1、4、7天给药三次后肿瘤在第7天消失,直到19天也未复发,治疗效果显著。 此次临床申请获批,有望提升STING项目价值,带来新药权益转让业务价值进一步提升。 研发管线储备丰富,2021年多个项目申报临床,业绩弹性有望持续提升。 公司新药项目处临床早期,但产品定位明确,差异化显著。 除HG381外,HG146实体瘤适应症的临床申请于2021年2月24日获CDE受理,预计近期有望获批。 HG146为HDACI/IIb靶向治疗药物,相比泛HDAC抑制剂特异性强,有望降低药物毒副作用,提升治疗效果。 我们预计随着项目管线逐步向后端延伸,项目价值持续放大,新药项目转让带来的业绩弹性有望持续提升。 协同VernalisR&D提供药物发现一站式服务,CRO板块有望加速恢复。 公司DEL技术扎根全球第一阵营,库类别与分子数量居国内首位,大量技术专利与knowhow构筑坚实壁垒。 VernalisR&D深耕SBDD/FBDD领域26年,先发优势奠定行业领先地位。 SBDD/FBDD技术与DEL互补,成本与时间上较传统药筛技术优势显著,三者协同有望逐步成为药物发现主流。 公司收购Vernalis后为客户提供多元化药筛服务,有望提高项目引流,加快CRO板块业绩恢复。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我们预计2020-2022年公司收入2.4、3.9和5.6亿元,同比增长-7.8%、60.3%、42.6%,归母净利润0.6、1.0和1.9亿元,同比增长-47.4%、62.6%、76.6%,对应EPS为0.2、0.3、0.5元。 公司是全球领先的药物发现CRO公司;新药研发管线储备丰富,有望持续转化带动业绩弹性提升,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事件:新冠疫情后业务恢复不及预期风险、新药项目对外转让的不确定性风险、客户相对集中的风险、核心技术人员流失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