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电子行业每周市场动态追踪:半导体缺货涨价持续,国产替代逻辑增强-210411

《中信证券-电子行业每周市场动态追踪:半导体缺货涨价持续,国产替代逻辑增强-210411(19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电子行业每周市场动态追踪:半导体缺货涨价持续,国产替代逻辑增强-210411(19页).pdf(19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整体来看,消费电子端正逐步复苏,半导体端制裁事件短期有望趋于缓和。 分板块来看,苹果产业链量产处于高峰期,看好1Q21业绩表现;另一方面,部分细分板块高增长,如声学、面板、晶圆代工、封测等,建议关注行业景气度好及自下而上有公司成长逻辑的细分领域龙头。 市场回顾:本周(04.05-04.09)电子指数报收7858.18,周涨幅-0.99%,跑赢大盘1.46pcts。 电子板块中涨幅前五的股票分别为华亚智能(33.09%)、丹邦科技(21.79%)、雄韬股份(20.81%)、顺络电子(17.19%)和宇瞳光学(16.01%)。 半导体产能紧张持续,芯片缺货涨价或将延续至2021年底至2022年。 目前半导体缺货覆盖各类产品,既包括成熟制程的MCU、电源管理芯片、功率分立器件等,又包括先进制程的手机主芯片、显卡GPU等。 下游影响涵盖汽车、手机、电脑、IoT等各领域。 产能端来看,成熟制程产能紧张长期存在,2020年疫情期间设备生产和安装受到影响,同时下游厂商纷纷下修订单指引,行业扩产不足。 需求端来看,5G智能手机消耗硅晶圆比4G有所增加;宅经济下,PC、平板需求增多,游戏显卡紧俏;比特币等数字货币价格自2020Q4快速上涨,显著拉动了矿机需求;光伏、新能源亦拉动了功率半导体需求。 目前主流晶圆厂和封测厂均已上调报价,并处于满产状态;下游设计厂商也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交期延长和价格调涨。 当前半导体设备Leadtime在6~9个月,部分达1年以上,考虑到设备安装调试3个月左右时长,一季度下单的设备预计要到2021年底至2022年才能形成产能,在目前下游需求回暖的背景下,我们认为产能紧张有望维持至2022年。 建议关注晶圆代工厂商如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设备厂商如北方华创、中微公司、华峰测控等;功率器件厂商如士兰微、华润微、闻泰科技、新洁能、斯达半导、扬杰科技、捷捷微电等;封测厂商如长电科技、华天科技、通富微电、晶方科技;MCU厂商如兆易创新、中颖电子、芯海科技等。 被动元器件行业高景气与本土厂商扩产节奏相匹配,国产替代持续推进。 受益于5G、汽车等需求复苏,目前阻容感行业景气度整体回暖。 尽管芯片缺货抑制部分阻容感需求释放,但目前整体供需格局仍然紧张,今年Q1以来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等国家或地区厂商已陆续针对电容与电阻上调报价,后续行业继续涨价预期仍较强,中长期看,预计5G、智能汽车、工控安防等将支撑需求景气,关注顺络电子(预计Q1净利润同比+95~110%)、三环集团(预计Q1净利润同比约+130%-180%)、风华高科(预计Q1净利润同样实现高速增长)。 中长期而言,我们认为未来2-3年仍是电子板块的扩张阶段,5G手机、AIoT以及半导体国产替代为我们战略看好的三大方向,建议关注三大趋势下的细分领域投资机会。 5G手机方面,我们认为手机换机潮将带动整个产业链迎来业绩改善,其中重点推荐光学、传输及外观件三个细分方向。 光学重点推荐CIS厂商韦尔股份和镜头厂商舜宇光学科技;射频建议重点关注在射频积极布局的信维通信;被动元器件建议重点关注顺络电子、三环集团、风华高科;外观件重点推荐港股比亚迪电子。 AIoT方向,我们认为智能耳机、智能手表、ARVR等将接力成长,成为后智能手机时代的增量市场。 智能音频重点关注歌尔股份、立讯精密;智能手表关注立讯精密、歌尔股份;AR/VR推荐韦尔股份、歌尔股份。 半导体方向,国产化趋势预计将驱动板块迎来有业绩支撑的长牛行情,也是我们长期战略看好的大方向。 近期推荐中芯国际、睿创微纳,此外建议关注北方华创、华峰测控、沪硅产业、兆易创新、韦尔股份、卓胜微、斯达半导等。 风险因素:板块下游需求不及预期,消费电子行业竞争加剧,国际局势动荡,疫情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