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源证券-宏观经济专题:出口形势,全景展望-210411

《开源证券-宏观经济专题:出口形势,全景展望-210411(18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开源证券-宏观经济专题:出口形势,全景展望-210411(18页).pdf(18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2021年,出口形势的判断,是宏观研判最核心的因素之一,然而市场分歧一直较大。 本文对此作了全面深入分析,可供参考。 2020年出口高增的原因:受益海外产需缺口下的“替代效应”2020年,中国出口持续高增,并成为全球少数几个出口正增长的经济体之一。 受疫情爆发等拖累,2020年全球出口增速大幅下滑至-9.2%,刷新2016年以来新低。 主要经济体中,法国、英国、美国、加拿大的出口增速均回落至-10%以下。 然而,与全球及美、英等的出口表现完全不同,中国出口全年同比增长了3.6%。 中国出口表现亮眼,与“替代效应”的支持息息相关。 凭借最早走出疫情、最先复工复产,中国在2020年快速成为承接全球需求的生产中心。 在不断替代其他生产受疫情压制的经济体的产能过程中,中国出口在全球的份额大幅提升了1.1个百分点。 出口份额的提升,最终拉动中国出口6.5个百分点、贡献率超过150%。 “替代效应”未来演绎路径:衰减已经开始,影响加速显现伴随应对疫情的能力不断提升,美、欧及主要生产型经济体的产能均已进入修复通道;疫苗的加速推广,有望推动产能修复速度进一步加快。 通过不断提升应对疫情的能力,美、欧以及主要生产型经济体从2020年3季度起,纷纷开始加快复工复产。 疫苗的加速推广,将有利于复产进一步加速。 从疫苗接种情况来看,美国最快有望在6月上旬接近群体免疫,英、欧以及其他生产型经济体也将逐步跟上。 目前,主要经济体的产能利用率水平均已恢复至疫情爆发前的90%以上;同时,中国新出口订单的表现也较为疲软。 Wind数据显示,美国产能利用率水平已达疫情爆发前的96.2%;同时,韩国、德国、意大利、法国分别达到98.8%、98.8%、97.1%、93.8%,产能恢复相对较慢的日本也已超过90%。 海外产需缺口收窄下,中国出口的领先指标制造业PMI新出口订单指数,已经连续多个月表现疲软。 出口形势展望:“替代效应”拖累出口增速,但结构分化会加大随着海外主要经济体复产加快、导致替代效应不断衰减,中国1-2月出口及此前表现强势的部分行业的出口,已较高点回落。 剔除基数影响后,中国1-2月出口的复合增速为15.2%,不及2020年11月、12月的20.6%、18.1%。 国别层面,2020年增长最快的对美国、欧盟出口,1-2月的复合增速也见顶回落。 前期受替代效应支持较大的塑料橡胶、杂项制品等行业的出口增速,同样较前期高点下滑。 中性情景下,2021年出口全年增速或达到15%上下,分季度来看,呈现逐季下滑态势。 综合考虑主要经济体的疫苗推广进度,以及全球经济的复苏节奏等,替代效应对中国出口的支持将在下半年明显减弱。 中性情景假设下,中国2021年1-4季度出口增速将分别为54%、21%、5%、-5%,全年增速在15%上下。 悲观、乐观情景下,中国出口增速仍然将逐季下滑,全年增速分别达到4%、27%左右。 风险提示:病毒频频突变,导致新冠疫苗失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