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华安证券-迈为股份-300751-丝印设备优势稳固,HJT整线中试破疑-210411

上传日期:2021-04-12 09:27:54 / 研报作者:郭倩倩2021年机械最佳分析师第2名
范云浩2021年机械最佳分析师第2名
/ 分享者:1001239
研报附件
华安证券-迈为股份-300751-丝印设备优势稳固,HJT整线中试破疑-210411.pdf
大小:1008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华安证券-迈为股份-300751-丝印设备优势稳固,HJT整线中试破疑-210411

华安证券-迈为股份-300751-丝印设备优势稳固,HJT整线中试破疑-210411
文本预览:

《华安证券-迈为股份-300751-丝印设备优势稳固,HJT整线中试破疑-210411(9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安证券-迈为股份-300751-丝印设备优势稳固,HJT整线中试破疑-210411(9页).pdf(9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主要观点:事件:4月10日,公司发布2020年年报,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2.85亿元,同比增长58.96%;归母净利润3.94亿元,同比增长59.34%,经营活动净现金流3.74亿元,同比增加545.57%;单看Q4,公司收入6.71亿元,同比增长61.35%,归母净利润1.20亿元,同比增长87.65%,经营活动净现金流4.63亿元。

核心观点:下游电池片积极扩产带动设备端需求,公司收入业绩符合预期。

拳头产品丝网印刷设备稳中有进,光伏激光、面板切割、晶圆切割等产品进展顺利,优化公司营收结构,经营稳定性提升。

迈为股份在HJT爆发前夕选择押注未来,华晟、通威HJT近期公布中试结果超市场预期,电池片技术发展方向进一步显现,大幅提振市场信心。

维持“买入”评级。

下游电池片积极扩产带动设备端需求,20年公司收入实现高增长CPIA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电池片产量约为134.8GW,同比增长22.2%,带动设备端需求良好,公司实现营收高增长。

与此同时,公司凭借底层技术的延伸性不断扩充产品线品类,优化公司营收结构,增加公司经营稳定性。

分业务来看:丝网印刷成套设备:收入15.34亿元,同比增长29.84%,占总营收比重67.13%,仍为公司拳头业务。

收入占比出现下滑(2019年为82.2%),主要系①公司重视客户质量与回款确定性,在行业扩张期理性筛选客户并未采取激进销售政策;②光伏激光等单机设备快速放量,带来丝印成套设备营收占比被动下滑。

单机设备:收入6.18亿元,同比增长224.59%,占总营收比重27.05%,收入大幅增长,占比提升,主要由光伏激光设备销售增长带动。

此外,公司首台OLED面板激光设备已正式验收,OLED面板领域取得关键性突破。

未来随着公司依托丝印、激光、真空三大技术平台在光伏、面板、半导体全方位布局,尤其是HJT技术带来光伏电池片制造颠覆性变革机遇下,公司有望成为具备高效太阳能电池整线整合能力的平台型设备供应商,营收结构进一步优化,实现跨越式发展。

毛、净利率止跌企稳,盈利能力表现稳定,现金流亮眼2020年,公司毛利率34.02%,同比+0.2pct,呈现企稳态势。

其中成套设备在单价下滑的基础上,实现毛利31.57%,与19年相比提升0.34pct,主要系公司规模效应显现,IPO募投项目“年产双、单丝印线各50条”的生产厂房已基本建设完毕,并分阶段投入使用。

单机设备毛利率33.63%,比19年下滑9.24pct,主要系单机产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毛利较低的光伏激光设备较其他(单独销售的丝印机、自动化设备等)设备增速高。

配件及其他业务毛利64.16%,因仅占公司总营收5.82%,对整体毛利变化不构成重大影响。

公司实现净利率16.93%,同比-0.03pct,与2019年基本持平,公司实现业绩与营收同步增长。

公司期间费用率分别17.25%,同比-0.2pct,费用控制较为稳定,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5.0%/4.4%/7.3%/0.6%,分别同比-1.85/-0.48/+0.70/+1.43pct,研发、财务费率提升主要系公司加大研发投入(研发人数提高、HJT研发投入增加)和汇兑损失导致,整体盈利能力表现稳定。

经营性现金流大幅好转,实现全年净额3.74亿元,同比增加545.57%,接近归母净利润(3.94亿元),主要由于:①公司筛选优质客户,回款能力加强,验收周期缩短,营运资本周转率由2019年1.35提升至2020年1.83,应收票据托收同比大幅增加;②公司收到6259万政府补助,同比增长317%。

在手订单充裕,确保公司稳健发展势头。

2020年末,公司合同负债15.98亿,同比增长13.26%,连续四个季度合同负债规模在16亿元左右,假设预付款占总合同金额50%,预计公司目前在手订单总额超过30亿元,后续发展动力充足。

HJT中试结果顺利,商业化条件逐步成熟提振市场信心华晟首条低成本量产线试产效率爬坡超预期。

3月29日,华晟官网公布其HJT500MW量产线首周试运行结果,实现平均效率23.8%,最高效率24.39%。

该量产线自2020年11月开工建设,2020年3月投产,预计6月达产,并有望于下半年启动新一期2GW级扩产计划。

华晟导入银包铜浆料,同PERC单位银耗差距由100%缩小至20%,极大压缩HJT成本,验证HJT降本路径明确可行。

通威合肥中试线平均效率已达24.3%。

3月31日,清华大学社科学院能源转型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考察通威合肥HJT200MW中试线,过去30周,从23.3%提升至24.4%,目前平均效率为24.3%,到今年年底,计划达到25%。

HJT转换效率明确超越PERC电池瓶颈24%,技术方向进一步明确。

投资建议分情景讨论HJT未来渗透率情况,中性预期下,我们预测2023年,HJT电池渗透率达30%,对应HJT设备新增规模124亿元,综合考虑PERC技术延伸及硅片大尺寸化及自动化升级带来的价值增量,测算公司2021-2023年收入分别为38.5/52.4/64.8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31/8.91/10.96亿元,对应PE为53/38/31,高增长确定性强,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新增装机不及预期,异质结扩产不及预期,设备行业竞争加剧。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